第三十九章 推恩令(1/2)

作品:《并不存在的世界

朴晴虹虽然是后宫之主,然而她是不能决定后宫有哪些人的。她为了把赵仪好赶出皇宫,已经差不多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她甚至赔上了她在民间的名声。

后宫里的气氛欢快多了,因为一下子来了那么多皇妃嘛。除了赵仪好,天下选拔的妃子都进来了。那些女人们挺开心的。嗯,事物一开始总是最美好的,就像在记忆中,每个人的以往都是最美好的。

在皇宫里,后宫和朝廷是完全隔绝的,因此后宫的欢乐完全不影响朝廷的紧张。朝廷在算计着自己的小九九。

我现在不是朝廷核心,因此不知道朝廷在想什么。朝廷说不搞东方永武,然而现在还是开搞。他们说,东方永白作为第三子,和东方永武有同样的权利。东方承平是最高级别的王爵爵位,他的爵位不应该只传给嫡子东方永武,庶子东方永白也要有份。

几百个群臣听到这个消息后,全都反对:“王爵爵位尊贵无比,天下就二十来个,凭什么要一个变两个?难道下一代要两个变四个?西凉有什么能耐?出了个皇后就这样嚣张?”

赵余央点点头,看了皇帝一眼,说:“朝廷也是这么想的。一个王爵变两个王爵,确实不行。不如这样吧,东方永武和东方永白都是侯爵,怎么样?”

历朝历代的爵位是这样的:皇爵、王爵、侯爵、公爵、伯爵。以前大明只有王爷是皇爵,各地第一士族是王爵。现在大唐初立,爵位不变,因此皇爵空缺,王爵只有二十多个,一省一个。爵位只传给嫡长子,其他孩子一点爵位都没。

这话一说,西凉代表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怎么行!嫡子永武应该继承王爵啊!”

但是另一个西凉代表也站出来支持:“东方永白为国尽忠,理应如此啊。”

群臣有些同意,有些反对。

宰相杨明阳上前,说:“朝廷想得很对,这样很公平。”

第一个西凉代表大声说:“朝廷难道想对西凉下手吗?”

赵余央说:“绝无此事。西凉贵为皇戚,我们怎么会对西凉动手?再说,我们把东方永白都提升了,怎么叫‘动手’?”

那个西凉代表继续说:“王爵不得削减,这是祖律!今天削了西凉,明天就能削别的省。”

群臣安静下来。

杨明阳望着赵余央和皇帝,想着什么。

赵余央大喊:“这是皇帝的意思!这是为了你们好!难道你们非要内乱才开心吗?!”

那人还要说话,赵余央喊道:“朝廷就这么办了!退朝!”

当事人东方承平、东方永武、东方永白都不在场。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东方承平卧床不起,而且神志不清。东方永武一向没什么主意。于是,这个事也这么办了。

-

-

我回去想这事,越想越觉得蹊跷。

果然,不几天,朝廷对各地发出了圣旨。朝廷根本没在朝会上商量,就直接发布了这个名为“推恩令”的政策:取消长子继承制,所有孩子雨露均沾。

我熟读史书,一下就看出了朝廷的狠毒。明明是为了削弱士族和平民,名字居然叫:推恩令。士族的爵位、官职、土地、财富现在被分给所有的孩子,虽然其他孩子得利了,但嫡长子就吃大亏了——而且总体上是被削弱的。你看,皇族从来不对自己搞推恩令,他们不会分一点权力和土地给自己的其他皇子,而是永远把皇权集中在皇储身上。

人们本来以为朝廷是为了支持东方永白,人们本以为朝廷是为了削弱西凉,没想到啊,朝廷竟然玩这种阴招。

我问赵余央:“内廷搞出来的?”

赵余央说:“现在已经没有内廷这个玩意儿了,理论上是宰相最大。朝廷说话,其实就是宰相说话。但这事跟我、跟宰相都无关,这是张强生搞的。你别看张强生只是机密处处长,他现在可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哎,张强生还真不见外呢,天天往皇帝身边凑。他一直想重建内廷,甚至元老会。他太相信《元老书》了。当然,他这个人百年一遇,也有这个实力。现在皇帝很支持他。毕竟要一统天下,还是要靠内廷。宰相不但没实力,而且没动力。张强生从《统治书》中翻出了这个方法,跟皇帝一说,皇帝立即就同意了。”

我说:“皇帝同意有啥用!朝廷和皇帝是不一致的。而且朝廷同意了,下面各省做不做还不一定呢!”

赵余央说:“是啊。但朝廷就是要玩这种乱中得利的游戏。当次子反对嫡子的时候,只要次子能说出‘朝廷支持我’这种话,就行了。”

哎!他们真能折腾。

-

-

第二天的朝会上,皇帝屁股刚坐上龙椅,所有大臣都站出来反对这事。

这是很自然的。各地派来长安的,都是听家主、嫡长子话的人,他们怎么会给次子们说好话的。

皇帝李鸿思在龙椅上挺不高兴的,他不看那些反对的群臣,却盯着张强生、赵余央。

杨明阳站出来,说:“士族一向忠于皇帝,皇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并不存在的世界 最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推恩令,网址:https://www.xbqg8.net/86/8671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