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皇家计算机的诞生(1/2)
作品:《并不存在的世界》转眼到了三月。
大唐鸿思元年三月上旬,冰雪依然未消融,而冬梅已经凋谢,凋落的梅花在雪白的冰雪上格外显眼,就像一滴滴绽放的鲜血。
大唐帝京西长安的朝廷很是萧条,东长安的朝廷却很热闹。内廷——这里的内廷是一般意义上的皇帝近臣,而不是以前那个掌控一切的内廷——设在皇宫里,而外廷各部都远在东长安,因此皇宫里平静得异常。
尽管身为内廷副总管,我还是住在了军事区的军营里,和我爹我娘住在一起。九年过去了,我有点身心疲惫,不想掺乎朝廷那些破事。
赵余央和张强生住在皇宫里。但坦白说,他们两个都不是太被信任。
赵余央投降了太多次,虽然是名义上的内廷总管,实际上已经不可能进入大唐的统治核心。
张强生是朱照定的状元,但他并不被信任——不然为什么他不能指挥朱照定的禁军呢——因此大唐取代东明后,张强生投靠大唐并不算过分。张强生的名声勉强比张强生好点。
大唐之所以重用他们,是因为需要他们两个重建朝廷各部和无敌禁军。大唐可以不需要任何人,但必须需要他们两个。赵余央和张强生是元老会知识的唯一传人了。刘兴朝杀了所有的元老会会员,带走了所有藏书——不过赵余央藏下了一部分。朱照定搜集了一部分藏书,教给了张强生。
除了他们两个,世人都是一无所知的庸人。
好吧,事实上有四个人:赵余央、张强生、梁宏儒、赵普天。梁宏儒现在是帝国大学校长,而赵普天是皇家医院院长。内廷的人,除了他们四个,几乎全部死光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仅仅可怜地集中在这四个人身上。
至于我?哈,我真的不行。我记忆不行,计算不行,逻辑不行,我除了会说大话外,一无是处。
这些天,他们四个人日夜守在皇家户部,对皇家计算机进行最后的调试。
皇家计算机,奇迹中的奇迹,国之重器,万物的控制者,万物的终结者。
是的,他们正在重建皇家计算机。
-
-
皇家户部现在位于皇宫的第81层到90层,而且86到90层只是为皇家计算机装备准备的。
皇宫第86层是教学部。赵余央、张强生、梁宏儒、赵普天四个人负责培训老师,老师再培训学生。
他们设计出了各种奇怪的数学符号。其实也不是他们设计的,而是从《元老书》中找出来的——事实上,他们竟然用上了我以前发现的外文!比如“+-*、”“△?”“”“αβγ”之类的玩意儿。当初为了控制知识的扩散,把这些符号给禁了。现在情况紧急,管不了那么多了。
在这之前,数学是用文字写出来。比如人们计算一天有多少秒,他们会想:一分钟有六十秒,一小时有六十分钟,一天有二十四小时,那就是六十乘以六十乘以二十四。至于过程,抱歉,没有过程,你自己心算就行了。如果你算不出来,那证明你没能力。而现在,人们用符号“60*60*24=86400”表示。而且还有特定的公式来计算如何得到“86400”这个数。也就是说,现在只要不是傻子,谁都能计算一天有多少秒。
我举的这个例子是极其简单的乘法,事实上,它们把一切算法符号,把一切算法过程全都包括了。不但是数学符号,还有逻辑符号、物理符号、化学符号……这些符号极其精简,少量的符号包含着极大的讯息。假如你用语言来描述一个问题,可能你会写几万字,但是你用那些符号来描述,仅仅几百字就够了。
举个例子吧,如果我向你描述皇家电报机的原理,估计要用几万字,而你也不懂。但是现在,我仅仅用一个公式就够了:
·=
=-
·=0
=j+
这就是电报的原理。通过这个公式,京畿、岭南、辽东可以随时随地地交流。这仅仅是其中一个例子。事实上,请看下他们的教学内容:
代数学、几何学、微分学、行列学、维数学、向量学、函数学、拓扑学、概率论、逻辑学、地理学、博弈论、物理学、化学、量子学、生物学、历史学、哲学、神学、心理学、统治学、机器语言学、高级语言学……
我看了一会儿,看得头都大了。我心里真他妈后怕:就凭我这斤两,当初怎么考得了文试第16名?跟他们比,我简直就是渣滓啊!
-
-
我接着往皇宫上走着。
皇宫第97层,几千人正对几千亿张卡片进行整理。那是以前几百年积攒的。只要分析出了这些数据,朝廷就掌握了人类的历史。只要掌握了过去,朝廷就掌握了现在和未来。
皇宫第98层,几千人正对几百亿张卡片进行整理。这是去年一年共治朝廷整理出的,包含着天下几十亿人的一切信息。
皇宫第99层,几千人正在计算着。他们操纵着几千个机械计算器,咔嚓咔嚓的声音充满整个大厅。他们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并不存在的世界 最新章节第二十九章 皇家计算机的诞生,网址:https://www.xbqg8.net/86/8671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