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钱箱的流行(1/2)
作品:《清穿物语》那人听了叶惟世的话,一愣,随后道,"县老爷再也不会判我的罪,众人都眼见耳听的,这钱袋里的数目是我先说出来了"
叶惟世道,"你先说出来的不假,但是这钱袋确实是我家之物"
那人说,"这钱袋是我这件衫子多出的布料做的,如何成了你家的?"
叶惟世道,"那你说说看,你的衫子和钱袋是谁人替你做的?"
那人道,"自然是我娘做的,所以我才舍不得它"
叶惟世冷笑道,"很好,众人都听他说了,现在我来说,这钱袋是我这件衫子多出的碎料做的"
那人高声道,"你这个小哥好没有道理,句句学着人"
"我学你做啥?我说这是我家之物是有证据的方才众位邻里也听了,他的衫子和钱袋是他娘做的,我着衫子和钱袋是我家婶娘做的我婶娘的缝工,在苏州她若称第二,就没人可称第一了只要看看着钱袋的缝子,比比我这件衫子的缝,众人一看就明了"叶惟世接过乔妈手中的钱袋,众人细看,那面料上的拼缝果然不是寻常人可以缝出来的再看叶惟世身上的衫子,也和那钱袋上的拼缝是一样的缝纫机的拼缝不一样也难"你过来,比比你衫子上的缝"
众人看了钱袋的做工,没有疑问的舆论又倒向了另一边
那人见状不妙,趁乱滑脚了小甲让施阿牛和姚澜悄悄地跟着他
叶惟世还在为众人普及骗子伎俩,"早些天,在太平桥那里,有一人在桥上看人卖菜,那卖菜人的铜钱,他在一旁一五一十替人数的爽清到了收市也是说自己的钱袋落在了人家船上,去讨要,还说人家昧了他的钱你们想,卖菜的人,哪里有时间数铜板,自然是不知道自己钱袋里的钱数了那骗子就如此得手,反而那被讹的人还要背上坏名声"
人群中,有人感叹,"世风日下,如今骗子越来越多"
"今这位大嫂还好有小哥这样人帮着辩白了,否则也要吃亏了"
"读过书的人就和我们不一样"
回到家里,乔妈说起这事,气的直掉眼泪
梅兰妮早在自家的小码头上观望,知道事情的原委
劝说安慰了她一番梅兰妮拿着钱袋出了一会子神吃过早饭后,就到李木匠那里去了
施阿牛和姚澜回来了,带来了那人的信息那人叫懒猫,现在住在孝子庙里小甲说,那人肯定是有些手段的,保安队走后,住在孝子庙里的人都被他赶走了
第二日,李木匠就送来了一个木头盒子,这盒子是立体长方型的,整个是封闭的,在一端有一个抽板另一端的中间有一个比铜板直径略宽的扁口
梅兰妮拿了这盒子,象乔妈示范,"这样立着,铜板从上面这个口子塞进去,回家后,把底下这个板抽开来,钱就倒了出来,等会子让少爷们帮忙在上面写上字,下次就不怕人说钱包落在船上了"
乔妈摆弄这这个小钱箱,"奶奶,你真是玲珑心,什么活计都想的出来"
第二天,乔妈又去卖菜,经常一起卖菜,几个船娘也都相识了听说昨日她被人讹了,都来问究竟乔妈说了原委这些卖菜的和那些旁观的立场又是不同,清一色的帮着乔妈说话,乔妈听了自然心里很受用
等到天大亮了,大家的菜也卖的差不多时,有眼尖的发现了乔妈的小钱箱
乔妈得意的举起她的钱箱,"这是我家奶奶想出来的,你们看这里写上了我家的姓,这面是我们的宅名"众人看那面是个‘华‘字,而这面是‘不易居‘
当然,这众人识字的并不多,再加上这些字写的是篆体,更加不识,但是这个钱箱的好处,众人是能领会的
"这样就不怕人家再‘落‘钱袋在我们船上了乔妈,你这小钱箱谁人做的?"
"就是通?坊里的李木匠做的"
"李木匠啊,没有听说过,他家住在哪里?"
乔妈也说不清楚,她也没去过但是,有卖菜的船娘说,"不碍啥,上去问一下,就晓得了"
几天后,卖菜的船娘们,人手一个小钱箱别的地方传来某人船上落了钱袋,被人讹去整袋钱等等
这里的船娘,就举起自己的小钱箱,介绍它的好处,又替李木匠做了广告
这种小钱箱没有什么难度,其他匠人们看了,也能做出来,很快,就在苏州卖菜的船娘中流行起来
寺庙里的和尚去买菜时,看见了这样的小钱箱,有机灵的,触发了灵感,在寺庙里按照小钱箱的样子放大了,做了功德箱,放在门口,等人往里面投钱其他的寺庙也跟风,一时功德箱又在庙里流行了
梅兰妮不知道她的设计在苏州引起了流行,她这时正在庄子里,和老农说着话老农汇报着庄子上的各项情况带着梅兰妮四处看看,梅兰妮见他把庄子打理的井井有条,很是赞扬了一番
又去了作坊察看,秦炼把钢铁坊里的人都带走了,只留了徐春来,平日帮着修修农具,保养保养纺织机器
纺织作坊里,却是热火朝天女工们都在紧张的工作
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穿物语 最新章节141 钱箱的流行,网址:https://www.xbqg8.net/259/25908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