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章:落实贷款达共识,希望产生绝望处2(1/2)
作品:《钱鉴》姜扬办公室里丁志华拿着笔记本和一叠资料等着姜扬,姜扬匆匆进来对丁志华说:“来了,走,我们去薛行长那儿。”姜扬带领丁志华从内门到了薛凯办公室。
薛凯坐在办公桌前正在结束一通电话:“好,就这么定,可能会迟点,去之前给你电话。”见姜扬和丁志华进来示意他们坐下。
姜扬等薛凯通完电话说:“今天我和丁科长分别去了企业,我们就一道汇报情况。”
“行,你们辛苦了。”
“我先来,五点二十要去营业部查库。”
“不急,来不急就让他们等等,还是丁科长先说吧。”薛凯把握着汇报顺序。
丁志华看看姜扬说:“那我就先汇报。”
薛凯和姜扬各自找出姜扬让丁志华填报的《飞峰县外汇银行呆滞、呆账信贷企业未落实债权、债务企业统计表》;《飞峰县外汇银行信贷企业呆帐未诉讼统计表》;《飞峰县外汇银行呆滞、呆账信贷企业未落实债权、债务企业统计表》;《飞峰县外汇银行信贷企业诉讼未执行统计表》对照丁志华的汇报。
“我们行两呆贷款比例高,金额小,基本上都是国营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今天我已和大部分企业取得联系,他们的态度是他们不可能归还贷款和利息的,已抵押的资产也必须通过诉讼来取得,否则他们无法向上级管理单位交待。另外数额大的蚕茧总公司是政策性贷款,凭现在蚕茧总公司的资产是无法偿还贷款的,只有靠上面政策了。”丁志华迟疑一下说:“这里有两家企业比较麻烦,一个是华强塑料厂,该厂贷款30万,1994年挂帐停息,这家企业有两幢一层八间的车间和一个很大的院落抵押给我们行。该厂94年就停止了生产,新市镇工业办公室接管了该企业,以落实职工就业的名义将厂房出租给一家生产五金的企业,租金每年3万元由镇工办收取一直到现在。”
“没有收贷款或利息?”姜扬惊讶地问。
“没有,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据说是新市镇的书记、镇长都出面打了招呼。”
“书记、镇长打个招呼30万就可以不要了,这不荒唐嘛!”姜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丁志华不敢搭腔低头不语,就象是自己做错的一样。
薛凯也觉得不能理解,想想问道:“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可能是因为我们行在人家的地盘上,有许多事还要依靠当地政府,所以处理这类的案子就比较慎重。”丁志华低声答道。
“也是,姜行长,且不说我们确有想到的和想不到的琐事求人家,我们就是收回这家厂的房产,人家把路一断,我们做一切都是白费。”
姜扬嘴上没说,可心里不以为然,如果按此说法任何一笔贷款都找到不能收回的理由或者叫借口。
“丁科长,你看如何处理?”薛凯询问道。
“这家企业确实很棘手,收回来变现困难,摆个几年恐怕就成了断壁残垣。不收回也说不过去,我看不如核销掉。”
薛凯和姜扬听到丁志华核销的建议都没有表态,丁志华这个建议出乎两位行长的预想,虽然他们对蚕茧总公司贷款核销问题有过考量,这是寄希望于中央财政给资金或政策的前提下所衡量的,他们目前还不能对飞峰行其它企业贷款核销得当与否做出正确评价。但是,丁志华提出核销方案也不能不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尤其是早已名存实亡的帐面贷款。
姜扬思量下说:“核销是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难以解决问题贷款的一种手段,哪些企业需要核销、需要核销的贷款额是多少还要商量、研究。”
薛凯认同说:“是的,我们不能否认历史,也要对历史负责任,核销是个严肃事情,我们行还有多少需要核销的?”
“除蚕茧总公司外还有一家是需要核销的,是沿江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贷款共620万元,早就挂帐停息了。其它的企业贷款金额小,抵押标的地点较好,资产收回后或租、或卖难度不算太大。”
“我们行有过几次核销?”姜扬问道。
“只有一次,是石行长向上要的指标和资金,只核销了一家服装企业,共计650万元。”
“我们行没有利润,核销指标都是占用的其它行的收益,所以核销难啊。”薛凯叹道。
“薛行长、姜行长,我们是不是找石行长想想办法?”
“这……”薛凯和姜扬对视一下没有接话茬。
丁志华稍一停顿便说:“宋昭军说他愿意跟石行长说说。”
薛凯和姜扬又对视一眼,不禁心生疑惑,薛凯神情放松笑道:“如果小宋能够弄来指标和资金那是大功一件,我们给他发奖金。”姜扬在一旁暗自佩服薛凯的随机应变,他明明看到薛凯眼中闪出的一丝警觉。
“谢谢薛行长、姜行长,未落实担保的主要有两家,一是由我联系的新华铜材厂,是贷款60万元,资产负债率59%,是农业银行的优级企业。我已于新华乡的工业办公室主任取得联系,他们基本同意用乡里的企业改制基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钱鉴 最新章节47章:落实贷款达共识,希望产生绝望处2,网址:https://www.xbqg8.net/95/9519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