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夺嫡其实很简单(1/2)
作品:《北斗七星高》罗令则看着舒王坚定了夺嫡的信心,缓缓说道:“其实殿下也不必把夺嫡看作如登天一样的困难,这事听起来很难,做起来却未必很难。”
“哦?先生有何妙计,本王愿洗耳恭听。”
“第一,抓住圣心、尽显仁孝。对待任何人和事,先要揣摩圣意,一言一行都以上意为重。比如陛下已经年老,对钱权看的很重,一定要满足他的心意。如果陛下所愿太失人心,大可假手于他人。”
“第二,打拉朝臣、为我所用。对待大臣要有区分的使用手腕,能用的要想办法拉拢或利用,不能用的要想办法搬开。”
“第三,挑动藩镇,火中取栗。现在天下藩镇林立,有忠于朝廷、唯陛下马首是瞻的,有三心二意、迁延观望的,还有阳奉阴违、甚至蠢蠢动的,要利用这些人之间的矛盾获取最大的利益。”
“可是太子如果也这么做呢?”
罗令则笑着答道:“殿下还不如我这个外人了解太子,太子和他身边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为人正直清高,做事黑白分明。东宫的人,无论是王伾、王叔文、刘禹锡还是柳宗元,他们混迹于官场时间短、资历浅,做事典型的书生意气。正直一定会得罪整个官场,清高必然不屑于阴谋手段,官场的水很深,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多历练几年,假以时日,这些人可能会有一番作为,但是目前还不足为虑。”
舒王听了罗令则的一番剖析,满脸都是志得意满的神,端起茶杯对罗令则说道:“先生所言让本王如沐春风,一扫心中隐忧,真是谋大事如烹小鲜,请!”
罗令则站起身端起杯喝了一口,继续说,“目前殿下该优先考虑的是抓住圣心。当今陛下年老,心中所忧无非是库不充、无将可用和老太后的下落这三点。库不充,无论是陛下想挪做私用还是为备军费,每每因为库不足而发愁,各藩镇近些年都自收自支,交给朝廷的钱已经是聊胜于无了,按说加赋税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加税必然导致民怨汹汹,陛下这个心愿你一定要假手别人满足了。”
“可是有谁又愿意做这种大失民心的事呢?”舒王问。
“你只要把陛下的这个心透露给那个丑鬼卢杞(字子),宰相大人自会主动逢迎上意而甘心去做的。”
“面蓝心狠,媚上恶下,丑鬼宰相果然是不二人选。此人倒可成为我的帮手。”
“殿下错了,此人不仅不可笼络到身边,还要刻意保持对立。”罗令则看着疑的舒王又解释道:“因为卢杞不仅权力熏心、妒贤嫉能,而且心理阴暗、喜好搬弄是非,为了打击政敌不惜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为此树敌太多、官声极差,若不是谄媚于陛下,帮陛下除掉前宰相杨炎而得到圣心,恐怕早被朝臣群起而攻之并被扫出朝堂了。因此,只能适当利用一下,断不可收为腹心而引火烧身。”
舒王听了点了点头。
“殿下,咱们继续说,所谓无将可用,是因为安史之乱给陛下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对武将不敢信任,因武将握有兵权,轻则狂傲不羁,重则会威胁皇权。就比如汾阳王郭子仪,四朝元老,平定安史之乱,平定朔方军仆固怀恩之乱,震慑回鹘,打击吐蕃,于外是我大唐屏障,于则是定海神针,为我大唐立下赫赫z功。先帝代宗把汾阳王六子郭暧招为升平公主的驸马,当今陛下尊称他为‘尚父’,所获恩赏是我大唐自开以来无人可比。但是,汾阳王在军中声望太重,陛下心里十分忌惮,如果他要是有贰心,大唐江山必定易主。要不是汾阳王确实忠于朝廷,出则带兵剿灭逆敌,入则上缴兵权安心于家,很难说能圣宠至今。可是当今能有几个汾阳王?所以,你要利用陛下这种既要用人还疑人的心,乘机在军中安进于殿下有利的人选。”
舒王恍然到:“我现在终于明白先生要我到汾阳王家里联姻的用意了。”
罗令则点着头继续说:“最后就是沈老太后的生死下落,陛下自登基以来,从未放弃过寻找太后,这么多年受骗多次仍痴心不改,明知被骗也不罚骗子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让全天下人知道,谁能替陛下找到太后的下落,谁就将立下不世之功。而我一定会想办法让殿下得到这天大的功劳。”
舒王听了忙起身深施一礼,说道:“先生真是李谊的诸葛孔明,请受我一拜。”
“殿下真是折杀在下了!”罗令则赶紧起身搀起舒王的手臂并还了一礼。
两人落座后,舒王又问道:“先生,太子一直病秧子似的,到底是什么病?”
“太子的病确实很怪异,面红润,唇角生有小疮,看上去就像进补过剩而产生的火造成的厌食无力,只需吃些清心败火的寻常药物即可。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么多年太医都无法治愈,在下还真没当是什么怪病。但是细观太子,其目光游离无神,脉象软,元气不足,身体寒凉且手颤,据太子的病表象来说,需大补之方以固本培元。然则听太医所言,进补的结果确是面红、目赤、口有恶气且大便恶臭干结等症状,显得虚火愈发旺盛,而太子实质依旧体寒,于颐养中气无丝毫之裨益。亏得师父曾听说过此种病症,他也未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斗七星高 最新章节第四章 夺嫡其实很简单,网址:https://www.xbqg8.net/91/91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