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三颗星(1/3)
作品:《北斗七星高》韦执谊得到舒王的授意,今日特意带着礼物到颜真卿的府上来拜师学字。
颜真卿一直对韦执谊的印象就很好,有学识,稳重踏实不阿附于权贵,又是老朋友杜黄裳的女婿,所以天然的对他有好感。再加上近日在朝中讥讽卢杞专权,让颜真卿等人对他更是青睐有加。如今看到翰林学士如此好学,颜真卿语重心长地说到:“世人都说老夫的字自成一体,谬赞老夫的楷书雄伟端庄,大气磅礴;行草遒劲有力,点画飞扬,学士可知为何?”
韦执谊恭敬地说道:“还请鲁郡公赐教。”
“老夫自幼习字实由家母启蒙,家母常言字如其人,习字先要正自身,仅此一点,老夫终生不忘。其实不论学褚遂笔法,还是师从张旭学习字意境,均不忘家母教诲,行事也从来不藏私心,对朝廷和陛下向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你也能如老夫一样,持此正心练字,日久自成。”
“晚辈闲暇时也经常习字,然总不得要领,今日听鲁郡公一言,方茅塞顿开。”
“当下与学士年龄相仿之人中,恐怕还能静下心练字的恐不多矣,浮躁于身外之物事,则难有进益。”
“晚辈进入仕途,本报效朝廷,奈何佞当道,报无门,不耻于阿谀奉承,也只有练练字才能排解心中的郁闷了。”
颜真卿听了,点点头说道:“不忘心、方得始终,学士还是不要自弃,要以你岳父为榜样,不屑于官位而敢于直言,十年没升迁也不失本,只要能坚持住,他日定有一展宏图之时。”
“晚辈谨遵教诲。”
………..
李泌三人一快马加鞭,不几日便到了长安城外,为了不让人发觉自己进京,故意在城外等到日落西山,才乘着暮进城。在玉真郡主的带领下,三人穿小巷,从后门进入了汾阳王府。
李泌走入郭子仪的卧房,看到病榻上的郭子仪,眼泪止不住了下来,快步上前握住郭子仪的手说道:“老哥哥,我来看你了。”
病榻上的郭子仪已经瘦骨嶙峋,见到老朋友李泌来了,突然神一阵,挣扎着坐了起来,激动地说道:“老弟啊,没想到还能见你一面。”说完,老泪纵横。
“老哥哥,在我心里,你可是沙场上的大将军,只会血,不会泪的哟。”李泌故意把气氛说的愉快一点,以免郭子仪身体再受到进一步伤害,“想当咱们经历过多少血雨风,那时候连眼睛都不曾眨一下,这点小病就把你这个之柱石给吓倒了?”
郭子仪听了,也是一笑,说道:“哪个被吓倒了,多年不见,哥哥我这是喜极而泣呀。”说到这,对身边的郭暧说道:“去杜黄裳大人府上,秘密的把他带来。然后把房门给我守好,任何人不得靠近。”
郭暧应声走了出去,安排人去找杜黄裳。
此刻卧室已经没人,郭子仪认真地说道:“你来信说把地图分成了八份,准备找几个年轻有为的人来托付,我想听听你心中已经想好的人选。”
“目前已经找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徒弟裴度,一个是你的孙女玉真郡主,另外的几人我还在考虑,大致方向已经有了,你听听,西川是最关键的地方,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守在那里,不日我将亲自去那里考察一下韦皋;老将军李晟也是一个人选;在外带兵的还有阿跌光进(突厥阿跌部人,姓阿跌)、高崇文(字崇文),朝中人选有陆贽、李绛、武元衡(字伯苍),我当年在朝时对它们都有观察,行事稳重,怀大义,这几人都是忠直之人,只是不阿附权贵,故此官职低微,但各个都有出将入相之才。最关键的还是要仔细观察世子李淳,看他是否有明君之相。”
郭子仪听了,说道:“李晟固然可以,但是他的第六子李愬(字符直)更为合适,年轻有为,日后必成将才,而且是个孝子,常言道‘自古忠臣出孝子’,你可以仔细看看这个年轻人。关于世子李淳,我觉得大事可托,不仅仅是聪慧沉稳,且他是陛下嫡出的皇孙,我们也是只此一人可选啊。”说到这,郭子仪也略显无奈,毕竟此事关系太大,所托非人,不仅是个人荣辱,更关系到大唐的江山社稷,所以,必然要慎之又慎。郭子仪又继续说道:“老弟呀,你怎么把老朋友杜黄裳给忘了?毕竟不能全部委托给年轻人呀,我们把年轻人扶上马,还需要有人再送一程。”
李泌说道:“不瞒老哥哥,我确实想到了几位老朋友,除了杜黄裳,还有韩滉(字太冲),马燧(字洵美)等,但是他们年龄都太大,毕竟如今已经是花甲之年,我怕他们等不到那个时候呀。”
“你不提颜真卿我能理解,毕竟年岁太大,身体不好,可是杜黄裳不一样呀,跟随我军旅多年,在军中早就练好了身体,别看你整天修道养生,都是六十岁了,你的身体能强壮过他吗?”
李泌苦笑了一下,说道:“老哥哥别拿我修道寻开心了,我在衡山是修心养,不是炼丹养生。”
看郭子仪不再伤怀,李泌问道:“当下朔方军已经由李怀光执掌,我看有些不妥呀。”
郭子仪叹气摇头,无奈地说:“李怀光刚愎自用,有勇无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斗七星高 最新章节第十八章 第三颗星,网址:https://www.xbqg8.net/91/917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