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元稹(1/3)
作品:《北斗七星高》长安,西市。
这西市因临近丝绸之的起点----长安城的开远门,亦称为金市。西市胡人聚集,他们的文化、生活习惯和服饰都不同于大唐,因此在西市很有身异域的感觉。胡人是对b斯(伊朗)人和大食(阿拉伯)人的统称,这些胡人将西域的香料、珠宝、药材等物品,通过驼队不远万里的穿过戈壁沙漠运到长安,卖掉后再买成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带回本,获利颇丰。因此,西市的胡人越聚越多,基本上都是做丝生意,但是有的商人嫌长途奔b太过辛苦,干脆在西市买房置地开起了酒肆和歌舞坊,异域的葡萄酒和胡姬的薄装舞,吸引了无数的长安少年公子到这里一掷千金,所以大诗人李白曾经在《少年行》中写道“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笑入胡姬酒肆中”。由此可见胡人所开设的酒肆有多么销金人。大唐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襟接纳了西域各族胡人、突厥人、高丽人和日本人(日本,原称倭,武则天称帝后改称日本),不仅接纳了他们的人,也b容了他们的文化和宗教,并与之和谐相。因此,这种博大也成就了大唐文化的辉煌,丝绸之的兴旺,长安城自然就成了世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傍晚,一袭白衫的裴度自在西市里面闲逛,看到前面有一个酒肆,酒旗高挑,上面四个大字“清风徐来”。裴度正觉得口渴,信步走了进去,是个年轻掌柜在卖酒。
因为还未到晚饭时间,所以人并不多,裴度找了个临街的位置坐了下来。
店小二赶紧走过来问道:“官,您喝点什么?”
裴度随口说道:“不知你们这都有什么酒,只要清冽解渴的尽管来一樽,口的小菜来两碟。”
小二边转身边吆喝道:“清酒一樽,小菜两碟。”
一转眼,酒菜已经上桌,裴度示意自斟自饮,小二退下。
裴度用木杓()舀了一碗,端起来一饮而尽,入口甘冽,忍不住说道:“好酒!”
掌柜的听到了说:“官来我的酒肆可真是来对了,我的酒肆可是这西市有名的老店了,从我爷爷开始经营,至今已经六十年了。因我家酿酒的水好,所以酒香,好喝不贵。”
“既是好喝不贵,为何生意如此清淡。”裴度问。
掌柜反正也闲着无事,就叨唠上了。“只因现在胡商开的酒肆太多,他们不仅有各种西域的酒售卖,而且多用胡姬卖酒,配以薄装舞,很是人,酒价也高出许多。长安城的人多爱虚荣,在那里喝酒人感觉面上荣光,所以贵人多去那里饮酒作乐,小店的生意清淡了不少。”
裴度听了笑着说:“所以光顾你这酒肆的人,都是像我这般寒酸的人了。”
“官说笑了,我这酒肆多是读书人来此。因他们都还没能金榜题名,所以手头不宽裕,不过反而给我这小店增了一些书香气。”
“那你就等将来他们金榜题名以后再来这里庆祝吧。”
“哎。”掌柜的叹了口气,“他们那些人读书人啊,一旦出人头地,哪还能再来我这种地方呦。再说了,朝廷有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无特殊事由,是不准随意进东、西二市的。”
正说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坐在一张桌边说道:“小二,老规矩。”
掌柜的赶紧准备了一樽烧酒,并迅速的切了盘卤肉,让小二端了过去,并伺候在一旁。
“元大人,”掌柜的赶紧给了自己一巴掌,赔笑说道:“看我这记,元公子,今天您的《莺莺传》写到哪了?那张生和崔莺莺是不是能完婚了?”
“什么《莺莺传》?记住,是《会真记》,”来人喝了一口酒,说道:“张生与崔莺莺好事多磨,崔老夫人嫌贫爱富,还不会同意张生与莺莺的婚事。”来人说着,一口把碗中的剩下的酒干了。
小二赶紧添酒,似乎对这个元公子的故事很入,希望他快点讲。
“世人全是势利眼,就如同我那岳父韦夏卿一样。”来人边喝边吃边讲。“用你之时,你便是金玉,不需用你时,便如敝履,世炎凉啊!”
听着这人的牢,裴度已猜出了此人是大才子元稹,也不知他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感慨。于是裴度端起酒碗走到元稹身边,说道:“这位仁兄,俗话说‘饮伤身’,尽然你我都是一人,如不嫌弃,可否拼成一桌畅饮一番?”
元稹抬头看了看裴度,说道:“敢问阁下贵姓高名。”
“在下河东裴度,字中立,目前还是一介布衣,正准备参加今年的恩科谋个出身。”
元稹示意裴度坐下,说道:“在下元稹,字微之,裴郎请坐,谁不知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京兆杜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这七家是我大唐的大姓豪门。”元稹继续说道,“河东裴氏,‘懿夫百家郡望,四姓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看你已近而立之年,为何还是布衣呢?”
裴度笑着说:“元兄见笑,河东裴氏虽是望族,但小可家道中落,苦读多年还没有混个出身。”
“世事变迁,造化弄人啊,元稹在这里先祝裴郎能状元及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斗七星高 最新章节第十二章 元稹,网址:https://www.xbqg8.net/91/917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