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梅花宴(1/2)
作品:《飞枝记》到那日天公也作美,县主邀请各位太太小在院子里逛了逛,吃点心用酒水、看看梅花说几句闲话,王妃侧妃都在旁陪伴,三个娘小心伺候。
大宴设在擎园吃完都到末时了,不知道谁开的头,苏大忽然提起戈唱的艾灸,对她的急扭腰伤很有效果,于是镇公夫人颇为幽怨的道:
“那位戈姑娘可是个秒人,知道各位夫人喜欢,为了能给各位腾出充裕的时间,都不让我接过去了。”
她说的这句带着些玩笑,于是大家很给面子的笑了一会,这一桌的辈分都太高,其余按年纪辈分又分了两桌,年纪稍大的由王妃主导,三位娘在旁边伺候。
年纪小点的那桌本来应该高云儿主导,可惜她太蠢,县主便做主让夏芷若在旁边辅助,夏芷若虽然子软,但聪慧又很细心,做的还算周到。
这让在一边旁观的县主比较满意,随后便叫高世君、高世武去凝梅阁准备一二,让几位妹妹去玩赏。
用完午膳县主表示年纪大了要去午睡,而王妃则留下来陪着,镇公夫人无聊便组织几个夫人打骨牌,
镇公蔡老爷子早年跟着高家开,后来封了个镇大将军,世袭镇公。
但也跟高王爷一样,政权一稳固就被卸了兵权,于是一直壮志未酬的镇公即使长子蔡廷都生子了,可还一直占着镇公的位置。
然而公夫人却早就有了退休大妈心,四十岁时还有心除了打牌就是找媳茬子,结果等孙媳来了,还占着镇夫人位置的她变成了儿媳和孙媳的联合目标,到后来便沉于一些五三道的事。
就好比戈唱那时代经常会出现的那种“老年活动中心”,不是打麻将就是搞啥保健活动,甚么保健品保健不是几千都要上万,哄得老头老太太开心不已,买了之后不会用只会继续去,原因其实就是为了图个热闹、有去。
于是章夫人、汪夫人、苏夫人几个陪着,后面几个媳看着牌,王妃则和马夫人坐在罗汉聊天。
马夫人就是陈大***婆婆,陈大人的正妻,其父原来是翰林大学士后致仕归家,娘家现在有两个兄弟,均是外官,胞兄乃最南边的楚庭知府,胞弟在另一地做正五品的同知,品级虽不高,但均是科举上来的清。
今日见到了她的两个侄女,一个十岁,一个十二,品相皆是一,虽然门第比不上亲王,但贵在门风好声评也好,若是能配高世武着实乃缘,说实话王妃有些心动。
高世武既然记在她名下,自然还是要用心一二的,这孩子少言语又缺乏主见,读书也很一般,虽然是次子但想走科举无论主观还是观跳进都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捐官。
可他资质有限,若是以后能得这样的岳家提点,当然要好的很多,反过来对高世君也有助力,于是就着苏大刚刚挑起的艾灸之说,说起了上次大祭时给高世武记名,回来累得腰酸疼。
而马夫人虽然子憨厚,从她把家一下子交给陈大就能看出,也不是个甚么猾之辈,但也不是笨的,可乍一听不由满腹疑虑。
王妃见了便说起身边没有女孩,很羡慕马夫人有俩个侄女,品貌又是如此,肯定特别贴心。
马夫人一听哪里还有不明白的,毕竟是王府,虽然不是世子妃但也记作嫡子了,将来王府肯定也会看顾的,怎么看也是好亲事,当下便主动说起侄女的好话,也侧面说出哥哥在外放任,所以才送来她身边为见见市面,以后好婚配。
王妃心下明了,两厢俱都沟通的非常友好,于是为了更上一层楼,便遣人去叫戈唱来伺候,然后携着马夫人的手回了牡园。
于是戈唱就过来了。
王妃正堂后的抱厦是个宽敞的单间,当中一张雕花坐榻,体紫檀木制,座面攒框落堂镶板,罩黑漆面心。
面上铺着厚厚的羊毛毡,四周有八屏式围,分别镶嵌彩卉纹的瓷片,彩丽,与深紫的紫檀木相得益彰。
靠南面竖着一排多宝格,上面摆着一些青瓷宝瓶和白脂玉的雕刻饰品,旁边竟然还有一列书架,三三俩俩排着各种书籍,竟都是经史子集一类。
不过想想也是,这时代总不至于大剌剌把类似梅放上面啊,不过与外厅的富丽堂皇相比较,这里的素静典雅倒更能凸显王妃自己的品味。
银杏早派人回去通知紫苏安排,于是烧好了地龙,又抬了两张贵妃塌,虽然窗门紧闭,只留有银杏、紫苏在室照看,却还是又搬来张玻璃纱的屏风遮挡在榻中间。
苏大第一次做过艾灸后,她的反馈是趴着脑袋挺难受,于是戈唱画了个图样让做几个型枕头,后来下了几场大雪,药事堂里没甚事,她就让海棠帮着做了四个。
有大米的有芡实的有棉花的,还有一个茶叶梗的,这次听宣她的丫头说是俩位太太,便带来棉花和茶叶梗的型枕,想了想又把竹罐带上了。
进了抱厦,王妃十分抬举她,马夫人是见过的,戈唱知道这二位都算好说话的,于是便道:
“近几日雨雪纷纷,要是艾灸必要开窗透气,可容易着凉,不如试试我最近研发的拔罐如何?”
马夫人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飞枝记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三章梅花宴,网址:https://www.xbqg8.net/90/9086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