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五章 嘉得拍卖行(2/3)

作者:
不大,关注人数才两千多一点,一共17000的发帖量。人少,所以活跃度不高。不过吧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帖子,都和唐伯虎有关。是个氛围相当不错的贴吧。陈肖大概浏览一些帖子,可以看出吧友的专业性都不高,其中更是有一些逗逼,拿出随手涂鸦的作品,签上唐伯虎的大名,就发出来让大家估价。底下的评论五花八门,最让陈肖觉得逗的,是一哥们说:算了,想了很长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吧。果然逗逼欢乐多啊。嘉得拍卖行的鉴定团很专业,甚至很多常出现在国内著名鉴宝、寻宝类节目的鉴定专家,也在嘉得挂着职。于得伟就是其中之一。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于或者于胖子,他大概一米七的个头,足足有两百斤,横竖都是个胖子。胖成这样,再是小眼睛的**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古玩这一行规矩很多,于得伟和很多专家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是于家的人。整个华夏和于家一样做鉴定出生的还有三家,行当里的人喜欢管他们叫“明眼四家”。四家分别姓于、黄、宋、许,他们之所以摒弃前嫌采取连横的方式,表面是为了在那个盛世古董的年代活下来,其实从根子上,四家就是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团体。他们的发家并不光彩,是靠倒斗,和某部影视作品动辄上交给国家不一样,他们靠这个起了家。两代人的时间,他们彻底丢了盗墓,成了古玩界的上层人士。不得不说,四家接触古玩的根子在那里。经手的真东西多了,就能够分辨真假,不是一件很玄乎的事情。就像你是一个有十几年经验的白酒销售人员,开了瓶不用喝,闻着味道就能分出好坏来,无非一个熟能生巧而已。有良好的底子,又愿意钻研,他们的鉴别能力一下子就甩开了同行几条街。明眼四家就是那个时候被叫起来的。怎么形容他们现在在古玩界的地位呢,这么说吧,要是于得伟愿意在稍后陈肖拿出的画上,盖上四家特有的印章,这幅画就是真的了,假的也成真的了。就是这么牛逼!是不是有人担心他们会替别人作假?陈肖在事后听了陈庚的介绍之后摇摇头,他听一个叫吴晓伯的经济专栏作家说过这样一番话。说有人出五千万,想要吴在他的文章里吹一吹一款红酒。酒假的离谱,别说两百,二十都不值。吴听完就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也很绝,说他现在年收入税后超过一个亿,五千万很多,但不值得他铤而走险。对于明眼四家来说也是一样的,比如为一件价值过亿的古董作假,事后能分一半的利润,然后呢,砸了四家几代人经营出的招牌,当然得不尝试。就算四家愿意牵头成立一家古玩公司,随便嚷嚷一声,有的是资本愿意注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