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四章 热血词三首(1/2)

作品:《穿越大宗师之路

“近日,对于我国捕鱼船在苏俄海域遇害,7名中国籍船员下落不明一事。 我国外交部、司法部已经与俄方多方交涉,早已查明确系俄方海岸巡逻队所为。”

对这件事情李子信还是知道的,也就是过年那会出的这个事,原本李子信以为国内已经对俄方抗议过两次,并且措辞非常不客气,这样的处理态度已经非常让他满意了,只要不是软绵绵的一直抗议,敢说硬气话就已经让李子信点头,何况外交部言人最后一次的措辞,已经严厉到李子信都觉得苛刻了,他严厉的说辞普通人都难以忍受,何况苏俄这样一个大国,难道他就不怕引来两国的战争嘛?

“但是鉴于对中方阐明的引渡俄方33名海岸巡逻队疑犯人员的要求,俄方一直推脱了事。中方多次交涉无果,现决定!”

“军委命令:驻日本冲绳太平洋海军第一航母混编舰队,即日向俄方库页岛方向挺近。”

“军委命令:乌兰巴托军区、乌鲁木齐军区、黑龙江军区与空军外蒙第一、第三、第七师,战时混编为中华第一集团军。”

“即日起,乌兰巴托军区全军8.6万人,于1o日内完成向俄方贝加尔湖方向的运动。”

“乌鲁木齐军区9.1万人,于1o日内完成向俄方鄂毕河新西伯利亚地区的集结。”

“黑龙江军区8.5万人迅集结,于1o日后开始向东南方向推进,接应第一航母混编舰队。”

“外蒙空军第一师……”

“……空军第二师……”

“……第三师……”

李子信头皮麻的看着这些明明白白写在报纸上的嚣张命令。要知道中华现在的国际影响力之大无与伦比,就因为7名海员遇害,就要向俄国动一场只是涉及己方就上三十万人的大战嘛?

李子信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充斥在他的脸上、眼睛上,感觉自己的头都根根的竖起。

这样严厉的措辞,这样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李子信想起了那句响彻国人心中的话—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李子信感觉自己的浑身都在颤抖,他拿着报纸的双手抖动的厉害,眼泪一颗一颗的洒落在报纸上,然后晕染开,就象他现在的心情一样。

所有同学都莫名其妙的看着李子信,看着他涨红的脸,看着他战栗的双手,报纸在他手里抖动的快散架了。这种消息只能算是大事,没有什么好激动的嘛,中华一向对外强硬,尤其是朱家王朝,不管是以前的明朝还是朱学,但是对实事好像有一种趋避感,不太愿意见到这个世界的丑态!

今天看到这样的新闻,李子信热血冲头而上,差点让他爆了血管,说实话前世总是听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是只是听说而已,没有见过,反而是对一些羊大爷的态度,让国人齿冷。

李子信的眼神突然一凝,这个世界毕竟不是前世,强硬的态度让自己为之震撼,他低头看着厚实的、隐约充满花纹的宣纸,促然落笔——满江红。

这是来到这个世界后,李子信第一次写诗没有写作者,因为他感觉自己心中的悲切,已经与岳飞连在了一起。

满江红·写怀

怒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裴旻就是诗中的裴将军,能跟李白和张旭齐名的人物,想想也让人头皮麻。要知道李白为诗仙,张旭为草圣,而裴将军是大将,他的功绩必然来自战场,想象一下战场上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到仙、圣的地步。

看着诗文遥想当年斐旻曾经和幽州都督孙佺率军北伐,为敌人包围,斐旻舞刀立于马上,箭矢从四面射来,“皆迎刀而断”,敌人因而大惊逃走的景象,李子信感觉还是有些郁闷。

厉喝,“再换一张!”

这次刘连军和王浩更是利索,“噌”就换好了一张宣纸。

李子信愣怔了好半天,不知道写什么好,抬头正看到窗台上一副战国的背景图画,那是王浩玩游戏拿回来的宣传照。他突然想起了一句久负盛名的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李子信这次的落笔轻了许多,因为这次是楷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连三壮怀激烈的词,从行草到行书再到楷书,终于让李子信的情绪平稳了下来。

低头一看,刘连军和王浩正在卷这幅辛弃疾的词。

“哎!这次不用换了。”

刘连军和王浩媚笑,“那你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大宗师之路 最新章节一百一十四章 热血词三首,网址:https://www.xbqg8.net/89/8958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