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过年(二)(1/3)

作者:
听说村里郑屠户家刚出嫁的闺女回来了,薛母也饶有兴致打算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过去看看新媳妇。新媳妇正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在郑屠户家糊窗户呢,左邻右舍的不时有人前来观赏。薛明不由啧了啧嘴,真不敢相信这么瘦瘦弱弱的新媳妇会是那个五大三粗的郑屠户的女儿。祭灶之后到除夕之间的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即使家里刚刚打扫过不久,薛母还是带着一家人又重新将家里好好的拾掇了一番。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转眼到了除夕,这一天开始放爆竹的声音便络绎不绝,通宵响彻。正是“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也反映了孩子们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这些爆竹有单响、双响、连响。其中,飞上天空才爆响的二踢脚爆竹是薛明和几个小伙伴的最爱,简直就是现代的火箭了有木有?除夕之夜,人们要守岁,宋代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爆竹便响彻天空,家家户户相继开始了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的活动。全家团聚,饮酒,吃饺子,放鞭炮,拜年。还有民间表演、放烟火、赏灯等许多娱乐活动,热闹非凡。年三十晚上,薛父先将在绸布上绣以柏枝、柿子、橘子,打成的中国结放在同一个盘子里。然后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一起解开这个结子,再挂到房梁上,寓意“百事吉”,就是“柏柿橘”的谐音,薛明不由感叹,古人也真是:城会玩!今年的年夜饭非常丰富,七碟子八碗堆满餐桌,有鸡有鱼有荤有素。除此之外,还有必不可少的“春盘”,是用萝卜和生菜来制作的。萝卜去皮切丝,生菜撕成长段,一同摆放到盘子里,绿白分明,煞是好看。再插上纸花和绸花,更有一股喜庆气氛。春盘的用途颇为广泛,既用于祭祖,又是年夜饭的一部分,到了正月初一早晨,还可以用来“馈岁”在亲朋好友之间互相馈送。到了立春那天,春盘更是每家每户的主食。当午夜交正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