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原南阳县(2/3)

作品:《并不存在的世界

各乡下了命令,乡里给各村下了命令。小小的南阳县居然要征兵两万,赵家庄摊了三十人的名额。理论上凡是十六到六十岁的男丁都必须服役,幸好上面只要三十人。

村长赵三爷挨个收钱,凡是不给钱的,直接抓去当兵。其实并不是赵三爷要贪钱,而是他要孝敬乡上,同样乡上要孝敬县上,县上孝敬郡上等等,一直到朝廷。我不太清楚朝廷里谁的油水最大,我还没到那个能了解内情的级别。

狗剩儿他们交了点钱,躲了兵役。最后赵三爷抓了三十个乞丐、阉人、绝户、弱智送上去了。也就是说,虽然大明帝国在编制上有一亿军队,可是军队里全是这种货色!就这兵员,能打赢才是见鬼了呢!

躲过了兵役,就是兵税。县里增加的军队要县里出钱,外地调来的军队也要县里出钱,军队外出打仗也要县里出钱。而且即使县里给了军队钱,这钱也大部分是被长官独吞,于是军队只好自己去抢。县里的秩序越来越坏,匪帮越来越多,据说,连邪教都出现了。

县长东方荣现在里外不是人。县里人说他残忍,又抓人又贪钱;郡里人说他懦弱,人抓得又少钱搂得又少。

东方荣在给我的信里说了他的苦衷。他几个月前来赴任的时候,他多么希望能造福一方,可是却发现完全没有办法。如果他不变得残忍,不但上面的人欺负他,手下的人也欺负他;如果他不贪钱不上供,上面的人随时会革他的职,下面的人也随时会拆他的台。他信中写道:“不到六个月,我就成了我以前最瞧不起的人。再过几年,谁知道我能成什么样子!哎!”

-

-

虽然县里情况紧急,但下面似乎风平浪静。

赵星月终于嫁做人妇,夫君正是赵凡阔。赵凡阔差不多算是赵家庄第二富裕的人家,仅次于地主兼村长赵三爷。我挺替她高兴的。她甚至给我邮寄了一张她的结婚照——照片是极其昂贵的,一张大结婚照几乎是人们唯一的照片(除了朝廷强制的户籍证照片外)。盯着那张黑白照片,我能想象,因害羞而脸红的赵星月身穿红色的旗袍,脚踩红色的皮鞋,腰间系着黄色的丝带,头上插着绿色的发簪,耳垂带着黄色的耳坠。和我以前无数次想象的形象完全一样——只不过旁边站着的丈夫不是我。我很想给她一笔钱,后来想到她是非常倔强的女孩子,只好作罢。爱一个人就要放手,获得一个女人的**并不是真的爱她。于是我就给了狗剩儿几百金元。

狗剩儿拿了我的钱,正在县城做大买卖。他现在已经不**呀鸭呀了,开始卖猪肉羊肉。我有点担心他在县城的安全,毕竟他的户籍在赵家庄,不在县城,而且他是鸡户,不是猪户。不过他已经攀上县长东方荣这颗大树,应该没事吧。在给我的信里,他字里行间充满了激动的情绪,我甚至能闻到一股羊膻味。我知道万事无常,虽然我不关心我的生死,但我还是对他强调不要出头,不要太关心身外之物。我告诉他,一旦打仗,先跑了再说,一定不要犯傻。

但这几个月,我最担心的事是:我爹的下落。他一直没有音信。这几个月,我有时候非常想他,有时候竟然忘了他。仅仅不到一年,他的事就开始模糊起来。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是真实发生的,还是我自己想象的,还是我爹告诉我的。他的形象也模糊起来,他是有本事的还是无能的?他是懒惰的还是勤快的?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大明帝国管理得如此严酷,他能去哪儿呢?不过有一点能确定,他非常爱我。即使回想起他打我的情形,我都感到非常温暖。我非常揪心地祈祷着他的安全,期待着他的消息。

-

-

从狗剩儿、赵星月、东方荣的通信中,我慢慢知道了中原军北伐的故事。

和中原省长给皇帝的奏折完全不同!那个奏折中写道,皇家陆军驻中原部队——即中原军——在中原省长和中原督军的带领下奋勇杀敌,以致双方尸横遍野。最后河北军渐渐不支,眼看中原军马上要打到黄河以北的时候,卑鄙的河北军竟然炸掉了黄河大桥。于是尽职尽忠的中原军工兵团此后就一直冒着河北军的骚扰日夜不停地建桥。是役河北军死亡十万人,中原军阵亡八万。皇帝于是下令重重嘉奖中原军。

而我从信中得到的真实情况是:

中原全省一百多万军队云集黄河南岸,准备进攻河北。南阳县境内多了十多万外地军队,这些军队整天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他们不但没杀一个人,还制造了不少人。这些军队墨迹了几个月,终于准备开打了。中原军驻南阳长官在进攻前,隔着黄河大桥,用木喇叭对着河北方向喊话:“河北叛军立即投降,否则……”此时从黄河北岸落下一枚炮弹,刚好落到长官头顶,于是长官一行几十人阵亡。中原军生气了,无数人拿起刀斧就往黄河大桥上跑。他们刚跑上黄河大桥,预先埋放的炸药被引爆,整个钢铁建造的大桥炸个粉碎。是役清点,河北军一人未死,中原军死亡几百人,失踪几百人。

于是两军隔着黄河开骂,这边是河南方言,那边是河北方言。这边骂“叛逆明奸”,那边骂“朝廷走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并不存在的世界 最新章节第十一章 中原南阳县,网址:https://www.xbqg8.net/86/8671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