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朝会(1/2)
作品:《并不存在的世界》这次大典——怎么说呢?按说算是失败的。人人都知道皇宫里那些圣女是假的,朝廷在装神弄鬼。真正的圣女是西安县的李玉瑶,而李玉瑶骂皇帝就像骂一条狗。此外,圣地的力量比内地的力量大多了。
按道理说,朝廷的声望会降到很低——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事实刚好相反。朝廷的威望提高了。在世人眼中,圣地犹如天堂,圣女犹如神。以前,人们尊称某个人为皇帝,只不过是因为他的兵最多,没人傻到真的相信他是天子——好吧,除了傻子。现在,人们真的认为皇权是神授的。
长安的每个人都说:“李鸿思当定皇帝啦!圣地和圣女承认大唐啦!”
京畿的每个人都说:“李鸿思是真命天子!连圣女都从圣地赶来给他加冕了!”
天下每个人都说:“李鸿思是神子!连圣地和圣女都听他的话!”
当然,那些以前就了解圣地、四川、元老会的大士族们才不信呢。对他们来说,现在的皇帝和以前的皇帝没啥区别,都是自称君权神授的,除了拳头大些外,没啥了不起的。
但我必须坦白,从实际情况来说,大唐始皇帝李鸿思是权力最小的皇帝,大唐朝廷是最虚弱的朝廷,大唐帝国只是松散的诸省联合。
你知道为什么区区户部部长赵余央、机密处处长张强生、律法部部长杨明阳、辽东朴氏家主朴晴虹——他们四个人竟然就推翻了东明朝廷?不是因为我先杀了东明皇帝朱照定,也不是因为李鸿思拥有称帝的合法性,也不是因为四川、圣地的支持,而是因为:天下诸省懒得干涉中央朝廷。
天下四十多亿人,京畿不过两亿多人,内地各省哪一个不是三四亿?他们真想干涉中央朝廷,京畿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对关外诸省来说,这次长安政变杀掉了不好对付的朱照定,换上了看起来挺不错的李鸿思,他们全都求之不得呢。
-
-
帝京,西长安,皇宫。
圣女李玉秦的黑色飞机放在皇宫前。
一个长一百米,宽九十米,高十米的汉白玉石台上,圣女李玉秦的黑色飞机安静地停在上面。自从把它从黔州吊到京畿后,这架飞机历经大明总管刘兴朝、大明元老会、大汉皇帝刘兴朝、共治第一士族钱照定、东明始皇帝朱照定,现在终于到了大唐皇帝李鸿思手里——可惜,他们没有一个人哪怕对它懂一点。
为了研究它,刘兴朝派赵余央用尽一切手段,朱照定派张强生用尽一切手段,他们开始用手掰,用撬棍撬,用斧子砸,然后用手枪打,用炸药炸,用大炮轰,最后用直升机吊起几百米扔到地下——然而飞机上连一个划痕都没。
人们放弃希望了,于是把它摆在皇宫下,当个摆设也好。
尽管我对它的来历一清二楚,然而帝国里知道这件事的不足百人,大部分人都以为就像朝廷宣称的那样,这个飞机是圣地送给皇帝的,它随时可以起飞,把世界炸个稀巴烂。
因此,当群臣上朝的时候,当路过它的时候,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大唐鸿思元年二月二日,大唐帝国的第一次朝会召开了。
凡是经常上朝的人,一眼就看出朝廷的人事安排——通过人们的站位。
人们非常看重地位的尊卑,而地位的尊卑就体现在站位上。每个职位都有固定的位置,连一毫米都不能差。
记得八年多前,我第一次来朝会时,看到内务府的同事们都撅着屁股在皇宫朝堂上砸钉子玩。我好奇地发问。他们告诉我,他们正在把一个红钉子砸进地毯里,这样,大臣们参加朝会时,才能通过脚触摸钉子知道自己的位置。他们说,钉子必须一毫米也不能差,因为如果差了,那个大臣就是反了谋逆的死罪。经常有些大臣不小心站在别人的位置,如果站到了高官那里,这是僭越,死罪;如果站到了下官那里,这是自轻,死罪;如果站在钉子中间,更是死罪,因为这是无视伦理。
后来,我更听同事说,这其中的规矩多了去了,而且内廷经常拿这个整人。有人得罪内廷了,内廷就把他的钉子去掉,或者弄歪,于是,这个人就死了。有人跟内廷关系好,内廷就在他位置前方的毛毯下放一块板砖,这样他磕头的时候声音就很响——皇帝一听,咦,这个人磕头磕得响,肯定是忠臣啊,于是就提拔他……
我正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朝会开始了。
照例,右边是内廷的皇官,左边是外廷的大臣。
右边依次是:
赵余央。他是大唐内廷总管。尽管他的名声极臭,但每个人都对他恭维着,说什么“忠诚可靠”“年轻有为”“容貌伟奇”“才秀人微”“聪明异常”……他倒是挺高兴的。其实呢,我觉得,这些都是反话,他是“三姓家奴”“年轻见识少”“又丑又瘦又矮”“出身低下”“只会小聪明”……
张强生。他是大唐皇家机密处处长。他今年才二十三岁,去年参加会试,在十万人中考了状元。赵余央不过是第三名,而张强生是状元——他不但是这一届的状元,他可是差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并不存在的世界 最新章节第十七章 朝会,网址:https://www.xbqg8.net/86/8671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