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睹物思人(1/2)

作品:《盛明贤王

“参见越王殿下。”

仍在清宁宫当值的宫人全聚在正殿中,三位嬷嬷、九位宫女、五名内侍齐齐向朱祁铭躬身施礼,当先者正是崔嬷嬷。在嬷嬷身后,茵儿、渠清不时笑看他一眼,却也不敢表现得过于放纵。

朱祁铭招招手,示意众人正身,随即打量起殿中摆设来。

一扇紫檀屏风将正殿来了个八二切分,几案与圈椅、太师椅、杌凳全露在屏风之外,摆放得井然有序;香炉那边青烟袅袅;四壁挂着四副出自宫廷画师之手的花鸟鱼虫画;一条五彩方毯展在几案前,在方毯之上,一盏硕大的琉璃灯悬在顶上,此刻灯火明亮,只见琉璃灯周遭的屋顶如镀了一层金粉一般。

太皇太后已故往多年,但清宁宫的摆设始终无改,一眼看往,景物依旧,时间似乎仍停留在十年之前。

从当初的正统天子到如今的景泰帝,都曾倍受太皇太后的翼护,在他们的心目中,太皇太后是大明永远的灯塔。故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清宁宫不会被放弃,也无人胆敢移居此宫。

按照祖制,太皇太后身后附庙,灵位供奉于太庙之中,列于景泰帝屡屡提及的“七庙”之内。

鉴于朝廷每年祭奠有时,朱祁铭不便擅赴太庙祭拜太皇太后在天之灵,只能跑到清宁宫暏物思人。

回看一眼崔嬷嬷,崔嬷嬷立马心领神会,亲身燃香备纸。

眼前虽无灵位,心中却有祖母,朱祁铭无比恭敬地跪伏于地,口中念念有词,就这么简略而又隆重地行了祭拜礼。

礼毕,朱祁铭沉默很久,转身出了正殿。

崔嬷嬷、茵儿与渠清跟了过来,其他人识趣地留在殿中。

走过熟悉的甬道,进进东阁,只见东阁内窗明几净,书案上摆放着纸墨笔砚,书架上各类书籍码得整整洁齐。

“奴婢等人知道这是殿下曾经读书的处所,所以不敢马虎,天天都来这里收拾一番。”茵儿笑道。

朱祁铭回以一笑,拿起那本《新唐书》,随手翻了翻,重新回进架上,而后移步至西窗。

渠清快步过往撑起窗轩。

隔窗看往,那片熟悉的梅林映进眼帘,在满园的冰雪背景中,隐约可见渺小的花蕾挂满梅梢。

渠清眼波一动,把一分成年少女的清丽秀色挥洒出来,“翻过年后,殿下再来此地,想必那时梅花初放,园中的风景不似眼前这般萧索。”

朱祁铭含笑冲渠盘点点头,脑中闪过正统元年正月十六的情景,彼时也是这么隔窗一看,就见顺德公主、常德公主从梅林中款款现身,如画中人一般。

舍了西窗,他移步至书案处落座,回想着十余年前的其乐融融,温馨的体验就写在脸上。

“紫禁城里有心的人都看得出来,殿下虑事深远,终极救了大明。太皇太后在天之灵若是有知,必定会为殿下的所作所为倍感欣慰!”

有心的人?料紫禁城里看得出玄奥之处者不会超过四人,难道崔嬷嬷就是其中之一?

朱祁铭敛起那分笑色,吩咐茵儿、渠清道:“你二人下往吧,本王与崔嬷嬷说会话。”

“是。”

眼见茵儿、渠清出门上了甬道,朱祁铭微微低下头,凝眸间,眼力如炬。

“嬷嬷近侍皇祖母多年,心思想必异于凡人。嬷嬷,宣德十年的某个雨夜,那时本王还是一个王子,曾在越府游廊上巧遇一名壮汉,事后皇祖母可曾说起过什么,譬如,皇祖母是否提起过襄王?”

崔嬷嬷一震,躬身近前,直直看着朱祁铭,“天下大势已定,殿下终于有闲心翻旧账了!”沉吟片刻,幽然道:“不错,太皇太后的确提起过襄王。想必殿下已知先帝留下的那道密诏,唉,帝王之术也无可厚非,不过,它毕竟是发端于密室,总能伤人于无形,这是由于很多时候,帝王之术难免被人利用!先帝殡天前后,朝中暗流汹涌,连殿下的父王也不能置身事外,大家明面上是在为北境的战与和争辩,背地里却是在为继位权较量。那个时候,殿下的父王不为皇位所动,坚拒朝中‘兄终弟及’的主意,若非如此,当今上圣皇太后又怎么会念念不忘越府的好呢?”

“襄王却不这么看,他念念不忘先帝的密诏,是么?”朱祁铭咬咬牙,“越府当时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欲拔之而后快!为平息事态,皇祖母本想让本王的先父王,还有当时的十叔王赴藩,可是,有一天青松道长秘赴清宁宫,带来了一份帛书。那份帛书名为事关辅政的某种暗示,实则是在提示皇祖母,即便赴藩,越府也依然是别人的眼中钉,越府一旦失往了京中权势的掩护,便极易遭遇某些人的暗害,与其让越府两代人临不测之地,还不如将本王留在太皇太后眼皮底下,假以时日,本王能助社稷度过难关也未可知。皇祖母一向爱好本王,可想而知,见到这份帛书后,皇祖母该有多难受!于是,越王与卫王赴藩一事就此作罢。”

“奴婢知道,很多事是瞒不住殿下的!”崔嬷嬷再近前一步,“殿下,一切都过往了,不宜再翻旧账啊!”

“过往了?”朱祁铭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明贤王 最新章节第四百零九章 睹物思人,网址:https://www.xbqg8.net/79/7944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