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流弊之辩(1/2)
作品:《盛明贤王》“卫嫂,快往备车。”吕夕瑶掀帘而出,她素服淡妆,眉眼间有分清雅脱俗的气韵。
叫卫嫂的仆妇应了一声,临出门时,嘴上嘟囔道:“马车就候在院外。越王殿下曾吩咐大小姐多多留心,姐儿今儿个独自外出,怕是不妥。”
“到潭柘寺许愿而已,咱们往过很多次了,此往料也无妨。”
母亲与妹妹往了姑母家,家中只剩父亲还在后院独坐。吕夕瑶就想到后院与父亲打声招呼,却闻声父亲的嗟叹声远远传了过来。
“黔娄之妻有言:‘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黔娄是战国时代著名的隐士,屡次拒尽诸侯国的邀请,一直不愿出仕,他的妻子评价他“把粗茶淡饭当成甘美的食品,安于卑贱的地位,不为贫贱而,不忙于寻求富贵”,一言以概之,那就是安贫乐道!
此刻吕希言及黔娄,语气戚然,这表明他对辞官一事尚未释怀。吕夕瑶闻言迟疑片刻,转身走出前院,叫上卫嫂一道上了马车。
马车刚刚启动,就见远处一辆大车跟了上来,车帘一掀,一名年轻的便装后生冲头还露在车帘外的卫嫂招招手。
卫嫂松了口吻,“越王殿下派数名护卫暗中看护着咱们家,今儿个有他们护送,咱们倒也不用担心会出意外。”
“哪有什么意外?”吕夕瑶淡然应了一声,她的心思早飞到了西郊的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初名“嘉福寺”,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来到潭柘寺开业建寺,持《华严经》认为净业,潭柘寺就成了幽州第一座确立了宗派的寺院,香火得以兴盛。唐会昌年间,唐武宗下令在全国排毁佛教,潭柘寺因此而荒废。五代后唐时代,著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潭柘寺,整修寺院,潭柘寺终于走出了“武宗灭佛”的暗影,重又繁盛起来。辅佐明成祖朱棣“靖难”的重臣姚广孝功成名就后,辞官不做,就在潭柘寺隐居修行。
从太祖开端,明代历代天子与后妃大多信佛,故而官方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建,宣德天子赐名为“龙泉寺”,正统四年,正统天子颁大躲经五千卷给潭柘寺,并于后来复辟后的天顺年间将潭柘寺复改名为“嘉福寺”。但不管官方怎么改名,民间一直沿袭“潭柘寺”的称呼,从未变过。这里在明代是对外交换的一个窗口,很多外国人慕名而来,在此学习佛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数日本的无初德始、东印度的底哇答思、西印度的连公大和尚等人。
吕夕瑶在离潭柘寺半里远的处所下了马车,护卫的马车停在了稍远的处所,五名便装护卫下得车来,全神戒备地定在那里,仔细打量着潭柘寺门前的情况。
放眼看往,就见无数善男信女相继下车,众人无不脸色穆然,汇在一起朝前缓行,更有甚者,几个老妪每行数步,就伏地顿首,头磕得咚咚直响,虔诚如此,与当今躲传佛教信徒有得一比。
明代释道儒三教在众人心目中享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因此,来潭柘寺的人们很快就被肃穆的气氛所沾染,敛起平日俗念,但存礼佛之心,可偏偏有不受教化的猥琐男混杂在人丛中,以偷窥、调戏仕女为乐。见有几双猥琐的眼力在吕夕瑶身上扫来扫往,卫嫂跑到吕夕瑶身前,几乎是半拥着她钻进一群中年女子组成的人堆里。
“哦嗬!”
不知是谁吆喝一声,紧接着响起了数道尖厉的口哨声。一时间女人们甚感不适,身处空门净地,又不便口出秽言叱骂那几个登徒子,无奈之下只得加快脚步,以期尽快进进潭柘寺,避开外面的骚扰。
“啊!”
忽闻有人尖叫,后面的人不知前面产生了何事,但见几名劲装汉子在人丛中肆意奔突,人群顿时大乱,俄而惊啼声四起,女人们下意识地转身朝各自的马车奔往。
卫嫂大惊失色,急忙拥着吕夕瑶返身往马车那边快走,但那边无数慌不择路的人早已乱作一团,五名护卫无法挤开人流,着急地冲这边张看着,可是,片刻之后他们就被汹涌而至的人流给吞没了。
吕夕瑶这才感到了心慌,回眸一瞥,就见数名劲装汉子从不同方位朝这边逼近,全都逝世逝世盯着自己,眼力不善。
卫嫂察觉到了异常,无暇多想,拉着吕夕瑶跟在一帮惊呼乱叫的女子身后,朝右侧一片可供躲身的密林奔往。
耳闻身后混乱的脚步声一路追来,吕夕瑶终于意识到自己已身临险境,那些劲装汉子的目标似乎非常明确,那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她不敢想象落进那些恶男手上会有什么成果,只能咬牙紧随卫嫂拼命狂奔,渴看着赶紧寻个隐秘之地躲起身来。
······
“边军中有镇守太监、监军太监,京军里每营都有至少一名留守内官,而今大明的精锐之师全由阉党把持,故而阉党不除,国无宁日!”兵部尚书邝埜手捧茶盏,沉声道。
总算有人心忧社稷!朱祁铭深看邝埜一眼,感到金濂让他再见两人,其中头一个人竟是邝埜,这无疑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明贤王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六章 流弊之辩,网址:https://www.xbqg8.net/79/7944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