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章 边关之战【11】(1/2)

作品:《云霄之君临天下

罗云霄穿越之前,曾经从史书上看到过一些有关于五斗米教的记载。只知道这个五斗米是属于道教系统的一个支系组织。它的前身为天师道,是由道教开创之祖,圣者天师张道陵所创立的,此教乃是我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最早的教派。

随后,由张道陵孙子张鲁在巴蜀之地由道改为了教派。之后那张鲁也被曹操封为了镇南将军,张鲁方便用身份,开端向北方流传。到了张道陵的四代玄孙张盛时代,张盛又将传教的地区从青城山迁至了江西龙虎山,至此天师道教也开端向中国的东南地区延伸和发展。

由于内部有相当多的人信仰那原始巫教,这显然是与天师道教相抵触以及背道而驰的。于是就产生了大规模宗教间的冲突,逐渐决裂成了2个派系。其中的巫派在大巫师张修的引领下,创立五斗米道,也就是五斗米教的前身。

到了东汉末年,有个沛国丰城人氏张陵,着手建立了正一道,并逐步将其推上了历史的高峰。他广招贫苦大众参加教派;等那张陵逝世后,其子张衡顺位替之,持续着其父的未尽事业;后来张衡亦逝世,由其子张鲁接替,仍然苦传其道。世称之为“汉末三张“,道内则称为“三师“,即“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经过了他们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正一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仪式、方术及组织制度。后来那张鲁和五斗米道首领张修合二为一,形成一体。全力打造新的五斗米教。

汉朝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七月,五斗米道首领张修在巴郡率众起义,攻占了汉中部分地区,以配合东方太平道策动的黄巾军大起义。

到了汉献帝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益州牧刘焉委任张修为别部司马,又委任张鲁为督义司马,兵合一处,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修后来将那苏固杀逝世。又在不久之后,那张鲁又杀了张修,并吞并其部众,自封五斗米教教主。

自刘焉逝世后,其子刘璋继位,以张鲁不听调遣,派人杀尽了张鲁一家老幼。张鲁立即在汉中自立为天地大教主。

由于当时东汉王朝正忙于在东边剿杀黄巾军的余部,无力折返西讨,遂又采用了怀柔得策略,委任张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于是,那张鲁借机在巴、汉地区推行五斗米教,并渐渐地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到了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215年,汉丞相曹孟德在弹压了黄巾军余部之后,亲率20万雄师进攻汉中。张鲁在阳平关防线被破后,自知力不能敌,便率一众下属降了曹操,从此之后,那张鲁的这个政权就不复存在了。

实在,那五斗米教并没有由于张鲁的降曹而彻底垮掉。五斗米道的传人及其徒众也并没有受到多大侵害,他们则是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力,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这几句是成龙一首壮志在我胸的歌词,这里鉴戒一下,呵呵!见谅了},从此而持续在广柔的大地上从事着他们的传教运动。

后来经历了数百年的演绎和变迁,到了东晋时代,五斗米道发扬光大,教众甚广。不仅拥有宽大的下层大众,而且还得到了很多上层豪门士族的崇奉,涌现了很多著名的五斗米道世家,其中较著名气的如:琅琊王氏、孙氏,陈郡谢氏、殷氏,高平郗氏,会稽孔氏,义兴周氏,丹阳许氏、葛氏、陶氏,东海鲍氏等等。就在东晋末年的这一时代,他们找到了一个高尊之人,那钱塘人杜子恭被奉为了五斗米教教主。

等到那杜子恭逝世后,其弟子琅琊人孙泰被推上了教主的高位;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孙泰之侄孙恩继续教位,他也就是现如今的五斗米教的教主。

那么有人不禁要问了,这五斗米教怎么会与前秦的异族扯上了关系呢?实在说起来也很简略。那当然就是前秦国派人来寻找到现任的五斗米教教主孙恩。他们给孙恩画下了一个宏大的大饼。说是五斗米教只要配合他们夺下东晋天下,就将那全部巴蜀之地,楚湘之地,江南之地以及岭南之地全部都由他来治理,让他获取东晋国的半壁山河,成绩一番梦寐以求的皇家伟业。

面对着如此大的诱惑,那孙恩自然是难以抵挡的,立马就答应了下来,和前秦国一拍即合,成了前秦的一枚棋子。他派出五斗米教的三位大长老,让他们统帅10万雄师,筹备配合前秦国,一举拿下灵水城,随后帮着北蛮鞑子买通这条进出南北的特别通道,自己便能做全部南部的土天子,这真的是美的要冒泡泡了。

说穿了,这个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一城之争,天下回一。可是他忘了一点,拿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往换取个人的光荣,那是会被人指着脊梁骨痛骂的,更加会成为全民的公敌,遭众人所唾弃。

然而这个孙恩此刻已经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完整忘记了一切大义所在。他丝尽不作考虑,就义无反顾地派出了以左天长老,尽世8星高手何啸风为大元帅;左地长老,尽世3星高手项无涯以及右地长老,尽世2星高手蒙锐为副帅,带领着10万雄师便朝着边关要塞灵水城滚滚杀来。

当罗云霄懂得明确了这个前因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云霄之君临天下 最新章节0415章 边关之战【11】,网址:https://www.xbqg8.net/60/6035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