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2)

作品:《梦大航海

姚广孝双手合十,口念佛号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然后他接着说道:“太祖这是要以攻对攻,在漠北杀个血流成河啊!不过老衲也同意以战止战、以杀往杀!

这漠北一族的特点就是崇拜强者,宁做强者的鹰犬,不做弱者的百姓。在他们眼中,我大明和漠北,若论知书达理,则是天壤之别;若论富饶,则是富翁和乞丐之别,但若论谁为强者,则是恶狼和肥羊之别。

我大明但凡是受过教化之百姓皆秉承,凡事要讲一个理字,做什么事都要占个理字,那么要摆事实、讲道理就要动头脑和动嘴皮子,所以在他们看来此乃耍嘴皮子尔,无血性尔,窝囊废尔。拳头大的才是硬道理,谁赢了谁就有理,输了的没有道理可讲。

即使你有千条理、万条理在他们眼里不如我刀剑之利一条理,你会种地能自给自足比我富饶,而我待你收获之时手提刀剑从你手中抢走便是,你奈我何?别给我讲那些没用的道理,我抢你是由于你是肥羊,而我也是首领眼中的肥羊,而首领也是大汗眼中的肥羊。我们的大汗就是狼王。

因此,若要漠北结束南下劫掠我大明,而他们又是只认刀剑不认理,就无需再跟他们讲道理,将我大明的恶狼放出往,扶起几只狼王,抢他个昏进夜地,杀他个心惊胆战,直至他们回附王化或迁离漠北。”

“不错,好汉所见略同,太祖他老人家也是这个意思,这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长城一线投进防卫兵力几十万余,日防夜防,却仍然本日这里被劫掠一处,明日那里被劫掠一处,我大明几十万兵力疏散各地防御,而漠北之敌却无需顾忌,只需集中兵力攻我一处,其成果不问可知。

从敌我之势来看,我大明将长期处于劣势,若此态势一直持续下往不加以解决,终极可拖垮我大明的国力。唯有行致命一击,也就是国战,消灭鞑靼和瓦剌的主力,并扫清残余部落,方能彻底解决漠北之患,使我大明长城一线由边防重地变为正常防卫之地,由重兵防守变为轻兵防御,如此方可甩掉这沉重的累赘。

而漠北之地则可成为我大明边防的缓冲区,届时水草丰富之地皆为我所占,各个部落皆置于我大明的管辖之内,成为我大明的牧场,大力发展畜牧业,与我大明关内的农业互补,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待局面彻底稳固之后,以牧场为中心划分地区分封给有功之臣。

若如此,我大明今后将分为关内和关外,关内如同现在一般,是我大明的主干,天子亲历其为的主政之地,而关外则交给有功之臣划地而治,只要听令于天子的命令,足额缴纳税赋,治理有方者,除给封爵封王更可世袭。对于天子来说关内之地寸土必争,而关外之地乃是前线,战场之地,如同现在之漠北,之前两伐漠北所占之地已经尽失,所以不必用关内治政思路来把持关外,若有不轨之心其它部落可群起而攻之,瓜分其财产和领地,骑兵之专长乃是速度,如若深进我大明腹地,届时切断其退路,皆逝世无葬身之地尔,此乃兵法大忌,漠北之敌从来都是只劫掠我大明边镇,决不敢深进腹地,就是这个道理。

在彻底解决了漠北问题之后,至少可以裁撤三十万的边军。这节俭下来的军费开支,可用于民生也可用于发展军事。

众所周知,我大明乃是农耕文化,可自给自足,并有各种各样的军事兵器来打击敌人,重要兵种乃是步兵。而漠北之敌乃是游牧部落,重要兵种乃是骑兵。自古以来,骑兵对步兵就有着尽对的上风。在今时本日,虽我不惧骑兵,但与骑兵作战我必是重兵压上,辅以车阵、拒马、弓弩、火铳及长枪,方可与之匹敌,不落下风。而我为何屡屡不能消灭其主力?究其原因是骑兵作战若不能破我战阵,转身就逃了,所以即使我大明胜也是小胜,敌人丧失不过几百数千,不伤筋动骨,步兵是无法追上逃跑的骑兵,而步兵追击骑兵更要预防骑兵诈败为了我步兵离开防御阵地之后而进行反冲锋。因此步兵对骑兵就有先天的不足,而若步兵战阵被骑兵冲破,再被骑兵几次三番重复冲击,则步兵彻底休矣,而步兵本身又跑不过骑兵,所以也逃不掉,因此步兵败则是大败。

每次步兵对骑兵作战,步兵总是要数倍于骑兵,并要有充分的战前筹备,而骑兵任何时候只要成战斗队形即可做战。骑兵这种上风是步兵无法比较的,因此才有发展骑兵往漠北与敌对攻,反正漠北又没有类似我大明的关隘和城堡,尽可施展骑兵来往自如的上风,此其一也。”王文乐大口喝干茶水接着说道:“其二,太祖他老人家思之多年关于步兵破骑兵之法,终于找到了破骑兵之策,称之为二百步逝世亡之法。就是只要在二百步的间隔之内能够杀伤半数之敌,则敌可全歼亦。

其一,铳炮距敌六百步时开端射击,扰乱骑兵的阵型和削弱其士气。其二,待距敌二百步时长火铳以开端射击同时长枪兵持盾防御敌骑兵弓箭的攻击,其三,待敌距我五十步时,长铳兵退后三段式射击,由长枪兵持六米长枪,第一排弯腰左手持枪,枪柄斜插进地,右脚踩实枪柄,枪头对准对方的坐骑之眼,右手握住腰刀柄,左腿向前弓起,枪拒马,刀杀敌;第二排亦弯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梦大航海 最新章节第十三章,网址:https://www.xbqg8.net/527/5276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