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章 山庄聚会(1/4)

作者:谷夫
勇毅是阳溪山里人,但他父母也在阳溪买了二手房,住在城里带小孙女。也请了保姆的,两位老人一点不觉得累,看得孙女一点点长大,一天天学会新花样,只有乐趣。他们祖孙三代经常回山里,说孩子再大一点,就在山里去多住,山里好玩,孩子一定喜欢。

今天是错换女儿的两家人的活动,两辆车分载两家人,开出阳溪城一路往南,十公里后拐向西,就投入了山的怀抱。

山里的公路,总是在山谷里穿行,蜿蜒起伏,沥青路面如小幅波浪,车如小舟。山如巨人夹道相迎,远处山峰则遥向招手。近山青黛浓重,如水墨浓刷;远山淡雅,似画笔轻抹。蒋锋是英语老师,似乎也有些文学修养的,他议论道:“我们江苏在全国是最缺少山的,最高峰也只有620米,也是全国所有省中最低的,江南没有雄山大川的壮美,而是一种温婉的静雅之美,它们从来是和这里的人融为一体的。如果你静静地注意山,它们是有灵性的,它们从100公里外的天目山脉走来,天目山最高峰可是有1500米的,到这里放低了自己的姿态,雍容地接纳我们进入它们的怀抱。那些高山大川是壮美,但只能远观,不能与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这儿的山,是亲民的,与民同乐的。所以古人很喜欢这儿的山,苏东坡就在这儿山里置田养老。当然,我们也要善待它们,它不光与我们相处,它还要与我们的子孙相处,生生世世。”

开车的勇毅不由称赞道:“爸这段话,妥妥的优秀作文,出口成章,文采斐然。”

蒋蕴说:“那是,小时候我的作文好,爸教的!”

忽然道路两旁的大树阻隔了景色,连天空也被遮蔽。它们替代山景成了新的景色。树干粗得比过车轮,似一柱柱粗壮的腿脚,树身往上一人一臂高就急欲地张开无数粗粗细细的胳膊,争先恐后,盘曲向上,如虬龙展身,一头扎进繁叶翠绿之中。这虬枝不像水杉和杨树那样直愣愣向上似一条条直臂,也不像法国梧桐曲臂展开但过于齐整,这儿的香樟树的枝条婀娜多姿,或盘旋,或转折,状如兰花手指,貌似巨型盆景。虬枝勾连,绿荫篷盖,亭亭如拱,阳光如碎银泻地,车行在万花镜中一般。好美的山道!

勇毅说:“最美乡村公路,网红打卡地。”

张兰萍说:“这是五十年代林场种下的香樟树,半个世纪的树龄了。我喜欢香樟树,它不但美,还代表我们江南人的性格。南京的法国梧桐枝繁叶茂,四面叉开,苏北的杨树,和苏中水上森林的水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