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章 李坤兴与五洲生隙(1/3)

作者:谷夫
李坤兴到五洲跟生父说,过几天要去加拿大办件跨国大案,民事案,当事人要求保密,签了保密协议,不方便说。时间不会短,进展顺利的话半个月,加上回到浦东机场还要14天隔离,一个月算快的。

尤茂昆说,嗯,我就不问太多了,应该是大案,否则你不会辛苦跑到加拿大的。祝你顺利,你也知道,家里也有好多事,你办好就回。特别是那只对赌协议。

李坤兴是知道的,最近五洲诸事不顺。公司利润最大的特高压线缆销售这块,不知什么原因销售急剧下降,新订单不增,好多老客户合同到期转买别家产品了,逼得五洲要么降价要么不再续约。尤茂昆觉得要下决心上新项目了,也就是要上新的科技产品。目前看只有花价钱购买科研成果一条路了。

企业都知道“不创新毋宁死”的道理,但如何创新、获得前沿技术,这些年来五洲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说起来不外乎三条路径:自主科研创新、与科研机构合作、直接购买新技术。现在的特高技术6年前花了1.5亿向上海一家科研机构直接购买的,取得15年专利独占许可,开始3年效益很好,近两年拥有这种电缆生产技术的多了,效益下降了,但还是比传统产品的利润要好多。这些年五洲也多条腿走路,每年投入研发不少于5000万,以为有现场试验的优势会出成果,但感到杯水车薪,实验室的投入惊人,关键科研设备被国外卡脖子,远超预算,只能作罢,切身体会了巨资打水漂的感觉。还是走与科研机构合作或直接买技术的老路,但科研机构的要价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成熟技术,买不起。不够成熟的虽然便宜又有风险,搞得办企业像赌博一样。李坤兴提出是否用对赌方式,类似律师办案的风险代理,即五洲作为投资方与融资的科研机构签对赌协议,双方合作新成立一个公司,未来公司的运作、收益达到某种程度,则双方采取股权回购、现金补偿的方式,共享盈利、共担风险,就是赚钱了大家分,不成功的话你研发单位也没什么收益,甚至要倒贴一部分。开始尤茂昆并不欣赏这种方式,因为嫌成功的话五洲得利比例太小,因为研发单位认为既然要我担风险就要享受将来可能收益的较高比例。具体多少比例双方还在谈,谈判上尤董有经验,李坤兴负责草拟协议。

李坤兴说,尤董放心,对赌协议已经拟好,我在国外,沟通也方便,微信和邮箱都可以的。

要离开这么长时间,李坤兴是内疚的。倒不是因为五洲给他一年30万要服务费,而是当初说好慢慢减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