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此事或有蹊跷(1/2)
作品:《水浒大官人》用过早饭,由花荣在头前引路,张正道带着林冲、吕方二人,领着二百梁山马军,赶往青州城。>
一百多里路,行了两日,及至第二日午时,方才赶到青州城外。>
因林冲刚刚犯下滔天大罪,到处都是通缉他的画影图形,为了避免祸事,因此令他带着二百马军,在青州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
张正道、花荣、吕方三人,则换上寻常百姓衣物,入了青州城。>
这座大城,乃京东东路治所,人口稠密,商业兴旺。>
花荣对城内街市颇为熟悉,牵着马匹,侧首问道:“兄长要去何处?”>
张正道回道:“去南城奎星楼。”>
花荣介绍道:“兄长,这‘奎星楼’又称‘魁星楼’,书生士子称之为‘文昌阁’,多有那读书人在此祈拜奎星,寄望来年金榜题名。”>
张正道不屑道:“求佛不如求己,临时抱佛脚,不如寒窗苦读,悬梁刺股,世间若有神明,哪里管的过来这许多人的愿望。”>
花荣笑道:“兄长所言甚是,若世间真有神明护佑,哪还有这许多疾苦。”>
吕方亦是插嘴道:“小弟亦不信佛,只信手里的这杆方天画戟。”>
张正道点头道:“理当如此。”>
三人兜兜转转,绕过几条市街,便到了奎星楼附近,只见一座高大宏伟的两层建筑,矗立在前。>
花荣见有许多文人墨客出入此处,皱眉道:“兄长,可要上楼?”>
张正道摇头道:“在这附近打听一下,可有一户唤作张懋林的人家。”>
花荣、吕方二人,便分头去寻本地住户打听张懋林住处。>
张正道此番进入青州城,自不是为了赏玩游乐,而是寻找他的嫡亲兄长张懋林。>
张大户在世时,曾嘱咐他要走一趟青州,拜祭一下亲生父亲,也就是张大户的亲生哥哥,只因张正道诸事繁多,便将此事抛之脑后。>
此次途经青州,张正道回忆起此事,正好有花荣引路,便入到城内,寻找张懋林。>
只盏茶功夫,吕方便跑过来回禀道:“哥哥,小弟打探到了,前面归来堂左近有户张姓人家,离此间不远。”>
张懋林虽说不算官宦人家,但也是青州城有名的富户,吕方只与本地百姓略作攀谈,便将张府方位问询到。>
这时,花荣亦是打听清楚,说道:“兄长,张府就在前面不远处,离着那归来堂数百步。”>
张正道心中一动,询问道:“那归来堂可是住着赵明诚和李清照贤伉俪?”>
花荣乃是武人出身,自是不认识这因朝廷党争而避居青州的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摇头表示不知。>
张正道心中暗想:“既然到此,怎么也要与李清照见上一面,瞧一瞧这千古留名的女词人是何风采。”>
三人寻到归来堂附近,问清楚张宅所在,便来到一处高门大院外,但府门上面悬挂的匾额却刻着“慕容府”三个烫金大字。>
“兄长,方才那些街坊都说就是这里,怎么会变成慕容府?”花荣诧异不已。>
张正道心中一沉,冷静道:“先去叫门,问明情况。”>
花荣上前扣打门环,不多时,一个老妪将门打开,见门外站着三位气度不凡之人,开口问道:“三位官人,自哪里来,有何事要寻主家?”>
花荣道:“我等自清风寨而来,敢问此户主家可是唤作张懋林?”>
老妪茫然不知,回道:“官人可是寻错人家?这里是慕容家。”>
花荣回首,便见张正道踏步向前,对那老妪道:“老人家,烦请通禀,清风镇知寨花荣求见主家。”>
老妪“啊”了一声,见是官府中人,有些意外,道:“老婆子这就去报与主家,三位少歇。”>
那老妪将府门关了,脚步声远去,许是到后宅去通禀主家。>
过了片刻,那府门再次打开,只见一个中年文士,快步走出,神态倨傲问道:“哪位是清风镇知寨花荣?”>
花荣上前答话:“在下便是花荣,敢问此间主人可是张懋林?”>
那中年文士冷冷回道:“尊驾来的不凑巧,半年前,张懋林将这座宅子售卖与我,举家搬离了青州。”>
张正道心中疑惑,他在绿林中行走,一直对外宣称是“九霄神龙”张天道,鲜少有人知道梁山泊主的真实身份,按道理不会连累到张懋林一家。>
这大哥一家在此地居住数十年,没来由好端端的会突然搬离青州?>
此事,或有蹊跷。>
张正道不动声色,开口问道:“这位先生,可知张懋林一家搬往何处?”>
中年文士摇头道:“他一家走的匆忙,没有提起去往何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水浒大官人 最新章节第三百一十一章 此事或有蹊跷,网址:https://www.xbqg8.net/471/47176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