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蔡京的回报(1/2)
作品:《水浒大官人》第118章 蔡京的回报>
蔡京的女婿梁世杰,此刻正是郓州知州。>
既然蔡京复相,恐怕用不了多久,这梁世杰也要被调往北京大名府。>
自大宋立国起,这大名府的地位,甚为重要,历来都是朝廷党争的聚焦点之一。>
作为四京之一, 大名府位于河北路,土地肥沃,幅员辽阔,南北贸易往来频繁,乃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为一体的军事重镇。>
大名府地处黄河以北,因其地理位置险要,乃是东京汴梁城在北方的屏障,亦是大宋在北方防线的咽喉之地。>
大名府驻扎有五万禁军,三万厢军,两万杂辅兵,总兵力达十万余众。>
城内人口百余万,大小粮仓不计其数,亦是军粮储备的要塞。>
因此,谁将大名府握在手里,谁便在朝堂上拥有了一件锐器。>
况且此时,赵官家起了收复燕云的心思,这大名府首当其冲,最为关键。>
蔡京复相,首先想到之事,便是要将北京大名府,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谁人可出知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事、大名府路安抚使?>
这段时日,蔡京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家的女婿梁世杰,可以胜任。>
因此,先派遣府里的小管事高安, 走一趟郓州城,先与梁世杰通通消息。>
张正道自然不知道这些朝堂大事,他一个小人物,能猜到高安去郓州城拜访梁世杰,已经算是绝顶聪明之人。>
高安不禁收起轻视之心,正色道:“实话与你说,蔡相公这几日,便会重登相位。”>
张正道故作大喜,叫道:“恭喜蔡相公。”>
高安笑道:“我也要恭喜张官人。”>
张正道疑惑问道:“我有何喜?”>
高安道:“相公已经打好招呼,不日朝廷便有认命下来,张官人出任清河县巡检一职。”>
张正道愣住了,清河县巡检?>
这不是他那已经死了的丈人,吴千户生前的官职。>
高安继续说道:“正好前任巡检身死,这清河县巡检一职,才空缺出来,相公先前还在烦恼,要为张官人安排一个什么合适的职责,真是恰逢其会。”>
“是啊,这老丈人死的,可真的不是时候。”张正道暗自苦笑一声。>
听着高安继续道:“这段时日,张官人在汴梁城中,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张正道问道:“在下能有什么风头可出?”>
高安笑道:“元夕节堂会上,赵大家靠着传唱张官人所作的两首诗词,力压李大家,风光无限。”>
“近日,张官人的名姓,被赵大家透露了出来,这汴梁城内,人人皆在议论,对你好奇不已。”>
“以你的才学,为何不进京赶考,博个前程,何苦去做个武夫?”高安对此大为不解,不禁问出心中疑惑。>
张正道哪能说实话,难不成现在要告诉高安,他写的那两首诗词,全是抄来的?>
苦笑一声,张正道敷衍道:“在下哪有什么才学,全是一时灵光,妙手偶得。”>
高安仍是对眼前这个人,选择做个武夫,遗憾不已。>
不过人各有志,既然此人选择投在蔡相公门下,不管从文从武,皆是为相公效力,自然会有用武之地。>
虽说蔡相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唯独这兵事,都掌控在童贯手里,若是能在军中,暗中扶植起一个聪明人,亦对相公有利无害。>
高安心中转了几个念头,有心为蔡京拉拢一下人心,当下又道:“你与高杰相公之间的误会,蔡相公也替你说和了,高相公那里应承过,此事作罢,不做追究。”>
张正道这次真的是有些喜出望外,想不到蔡京的随口一句话,便替他解了围。>
“在下拜谢相公。”张正道举起酒杯,朗声道:“烦请高管事,替我带些清河县的土特产回汴梁城,孝敬相公。”>
“当然,也少不了高管事的那一份。”张正道笑道。>
高安与他同饮了一杯。>
“那韦夫人的艳名,我也有所耳闻,想不到你倒是好胆,敢与高相公相争。”高安审视张正道,见他笑容有些僵硬,便大笑道:“若不是你那两首惊世之作,传入官家耳中,蔡相公也难以为你转圜。”>
张正道却是没想到,自己已经在赵佶那挂了号,又是故作激动道:“我那拙作,竟入官家耳中,甚是惭愧。”>
“若非如此,高杰相公哪能轻易作罢。”高安似笑非笑道:“说来也是你小子命好。”>
张正道吐了一口浊气,回道:“实属侥幸,有劳高管事在相公面前,多替在下美言几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水浒大官人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八章 蔡京的回报,网址:https://www.xbqg8.net/471/47176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