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2)
作品:《碌碌无为又怎样》就这样,到了十一月初,终于迎来了检查评估的日子。那天我们公司是第二个受检查的,所以检查组大约上午十点半会到,还听说会有其他机构的人员来参观学习,因为他们是下一批要通过评估的企业。那个时候我除了紧张就是紧张,哪里还顾得上打听是哪个机构的人要来参观,要看就看吧。我在楼道口看着检查组的人上楼了,强装镇定准备微笑迎接,好在我病都好了,没有难看的痤疮。就在我看到他们上来的那一刻,也许是我人生当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即将到来了。检查组走在前面,先把他们引导到了办公室,我才发现跟着来参观学习的人是谁,一个是曾经作为我的竞争对手,应聘同一个公司且笔试和我同分,后来获得了岗位的那位师姐;另一个是那位以面试时八分的大比分优势获得那个公司分校区岗位的我的同班男同学。曾经我们在同一个公司经历好几轮的笔试面试,最后他们两个都获得了想要的岗位,现在是那个公司的正式员工,现在来参观学习我们公司的评估项目检查工作,而我却是一个公司的编外人员。这种情形多少有些讽刺,至少我在那位师姐的眼中读到了尴尬。>
来不及多想这些问题,就进入了紧张的检查环节,检查组会在我的办公室里随机选取各个类别的评估材料进行检查,看他们这里翻翻那里翻翻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看过了纸质材料,他们还会检查电子文档的保存情况。虽然我们公司的各位领导也都在场的,也不是我一个人在承担着压力,但我还是很担心会不会出什么纰漏,到时候背锅就不是像实习那会儿被骂两句就完了。还好,我这大半年所遭受的磨难终归有了回报,检查组在评估材料整理各方面非常满意,美中不足的就是办公室的规划做得不够好,资料摆放还不够完美。检查阶段结束之后,就要转移到会议室里,进行项目评估的评分工作,这个环节将会决定我们将以“优秀”的分数通过还是只是“良好”,虽然结果都是通过评估,但毕竟在文件上的表述还是有差别,优秀自然是更好的。>
最终我们公司以九十多分的评估分数取得了“优秀”,那一刻除了收获成就,其实我更高兴的是终于可以结束那种随时会让我生病的工作节奏了。很快我们公司通过评估的消息已经在公司网站上通报了,公司里所有人都知道了,经常有别的校区的员工或者领导来行政办公室办事的时候都会跟师姐聊上几句,称赞她如何如何厉害,一个人抗下了整个项目还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检查,为公司立了大功。师姐也不含糊,就直接应承了下来,默认了对方的表述。一开始我觉得可能是师姐也没空跟他们聊太多就没提评估的具体情况,还有我和那么多其他老师的付出。可是次数多了,我发现她真是对别人的奉承相当享受,只字不提整个项目还有那么多其他的人的努力。不是我想争功,而是她的行为确实抹杀了别人的努力,这确实让我心里很不舒服。>
完成了评估工作之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那些已经收集上来但是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但是又没有规整起来的资料,那些东西都被藏在了另一间小库房里了,还有辅助师姐的人事工作。虽然那本不应该作为我的本职工作,但因为师姐在新校区有很多工作要忙了,平时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回总部处理人事工作,她不在的时候办公室里其他人都不管她的工作,只会叫隔壁的我,他们似乎已经默认了那就是我的工作。我即使不愿意也不能拒绝,因为大家都认为评估项目结束了,我没什么事可做了,我很无奈但又无法辩解。>
因为公司的食堂员工以及保洁、保安等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经常有离职的和新入职的,所以社保的增减员工作也比较频繁,在师姐没回总部之前每个月都是我帮着去社保中心办的。因为我自己也没有交通工具,所以只能坐公交车来回,这一来一回再加上办理业务的时间,最快也要两个半小时。我担心离开时间太长又会影响本职工作,所以我都是中午一下班就赶去社保中心,到那附近随便吃点啥,就等着一点钟一到就去办理。好在社保中心下午的上班时间是一点,这样我才能用中午的时间办完这个事。每次办完就往回赶,下午又照常上班,其实我完全可以用工作时间去的,也许是这种过度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让大家也都没有发现我的付出,他们还一直觉得我挺闲的。>
到了一月份,师姐说之前因为项目比较急,有很多事没来得及交代导致遗漏了,就是我一直没有去做入职体检,让我赶紧去补。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每次明明都是她自己的工作有了疏漏,却总是能说的责任好像在别人身上似的。一月份在寒假之前,我找了一个上午去做体检,又花费两百多块,我是真的心疼钱呢。说到钱,之前拼了老命加班的加班工资,师姐一直在核算,说是已经给董事长批过了,就等着下次发工资的时候一起发下来了。其实我也不指望能有多少了,毕竟所有的加班时间都要折算成课时,再由课时计算加班费。我这个岗位一个课时就十来块钱,晚上加班,不管到几点都只能折算成两个课时,就是二十几块。周末加班,上午下午晚上都各算两个课时,如果午休时间也加班了能算一个课时,全天加起来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碌碌无为又怎样 最新章节第13章,网址:https://www.xbqg8.net/463/4633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