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送别(1/2)

作品:《万里风尘清

“跪!”司仪官唱礼道。

马统很顺从的跪下来,他的面前是马修,还有他的母亲张氏。马统虽不是长子,但是却马修最看重的一个儿子,而且是目前被指定为继承人的一个儿子。现在是他的十五岁生辰,也是成年礼。现在的马府,宾客盈门。

只见马统换上了比较庄重的青色圆领右衽袍,衣服上的云纹十分精美。束腰的不是寻常的丝绦带,而是用上了革带,脚着崭新的皂皮靴,看起来十分地挺拔,神采飞扬。

“冠!”

马修起身,先从旁边拾起了网巾,就套在了马统的头上。整理了一下马统的头发,终于弄好。

接着,就为马统束起了冠,插了一根簪子。最后,拿起了大帽,为马统戴上,束好。

“字!”

只听得马修缓缓地说道:“有古书曰: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吾子序为第三,伯仲叔季言之,当字叔端。”

“唯,儿马叔端,拜见父亲!”马统规规矩矩地跪下,说道。

李知止和马统并排骑着马。

“当初,我就是和师父从这里回来的。”李知止感慨道。

“世事变迁,物是人非。”马统骑在马上,说出了一番话。

“是啊,你说话好像我师父。”李知止感慨道。

他们走到了城墙边上。

李知止摸着城墙上充满青苔的城墙砖。

“当初我师父,到了这个地方,他跟我说,这个城墙自从上古便存在,对于这城墙来说,三年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对于这城墙围住的人来说,三年却可以说是物是人非了。”

李知止和马统相视一笑。

“陛下封你当了奉车都尉啊?”李知止明知故问。

“你记忆力这么差了吗?哈哈哈。”马统知道李知止此刻的情绪低落,于是跟他开玩笑道。

“奉车都尉,六品。”李知止道,“你这一下子就超过了县太爷,可谓是位高权重啊。”

马统嘿嘿一笑,“没事,等你……过了三年,肯定比我高。”

“是不是啊,宁安侯。”

李知止一笑。

他这些天,想了很多。

父亲的死,疑窦重重。首先,再怎么说,怎么可能尸骨无存?就算是普通的士兵,也会留下骸骨,怎么就……

再者,李少白是不会骗人的,那父亲怎么会从马伯父那儿出来?李知止疑惑不已。

“静安?静安?”马统很无奈,自从李知止丧父以来,就越发的沉闷了,不过这也是马统可以体谅的事情。

“哦,阿统,不对不对,应该叫叔端。”李知止回过神来。

“静安,你又发呆了。”马统打趣道。

他们说说笑笑着,就到了长亭外。每座城外面,都会有一个长亭,送别处多在此,古来的文人墨客颇爱在此吟诗作赋。

“静安……我走了……”马统依依不舍。

“走好。”李知止突然有些感伤,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憋出了两个字。

马统此去京城,不知何时是归期……

望着远去的马统,李知止怅然若失。

“从前,是我离开了他,现在,他倒是离开我了。”

延淳道人来到了李知止的后面,默默地看着他。

“静安,你知道你的名字的含义是什么么?”

“不知道。”李知止只知道他的名字是师父所起,而和寻常人不一样的是,寻常人十五岁才取字,李知止不一样,一出生便就有了字。

“我曾经从古书上读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故名汝曰定,字汝曰知止。而汝之乳名便唤作静安。你可懂得其中的意思?”

李知止摇了摇头。

延淳道人笑了笑,继续说:“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我的名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李知止若有所思。

“静安……接下来的路,恐怕难了……唉,李子暝啊李子暝,你守不了他,恐怕要我来守喽。”

转眼间,马统也走了三个月,天气也渐渐变冷。今年冬天,由于李氏的慷慨解囊,秦郡的百姓竟然比往年过的更好,至少吃的饱穿的暖,也不用担心冻饿。

雪花飘飘。

“竟然已经到了腊月了?”李知止看着这飘飘的雪花,恍然如梦。

李知止此时依旧穿着斩衰,按制度,要穿着三年。他手持苴杖,走在李府的长廊上。现在已经不是李府了,应该叫宁安侯府。

李知止的生辰在十二月初七,寒冬腊月的时节。

“少爷……”李知止听到了后面的声音,转过头来看,原来是李诚。李诚虽然那日带队,但是他并没有跟随李焙前去西戎,而是留在这儿,协助着李知止。

“少爷,族老他们都来了。”

安县李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里风尘清 最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送别,网址:https://www.xbqg8.net/451/4516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