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留待后人评说(1/2)
作品:《我只是大唐的搬运工》第六章留待后人评说>
停了停,陈楠接着说:“评价一个人,不能把功与过掺杂在一起。”>
“哪怕一千年后,依然会有人说,杨广荒淫无道,穷奢极欲,是个彻头彻尾的暴君昏君,该千刀万剐!”>
“但有识之士,也会记得他修造大运河的千秋功业,是非对错不能完全倒向一边。”>
听完一席话,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纷纷点头:“嗯,还算公道。”>
“那你怎么看待杨广杀兄弑父这件事呢?”>
似乎是有意考校,长孙皇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不知不觉间,刀斧再次悬在了陈楠头上,一不留神,注定粉身碎骨。>
因为,眼前这位大唐贞观天子,玄武门宰了兄弟,继而软禁了老爹,才得偿所愿,坐上了如今的位置。>
平心而论,李世民的上位方式,形式上如出一辙,这也成了他的心魔。>
毕竟,众口铄金,舆论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轻易的把人压死。>
有时候,深夜躺在床上,李世民经常辗转反侧,陷入迷茫。>
尽管他做的再好,千百年后,会不会也有人指责他的皇位来路不正?>
人嘛,总会被名声所累。>
不仅注重生前的名声,更关心去世后的议论。>
所以,李世民尤为关心这个问题,一个劲的催促:“陈贤弟,你尽管说,我们都想听听你的见解。”>
推脱不过,陈楠只得勉强开口。>
“其实,杨广杀兄弑父,可以归咎为八个字——争夺皇位,君临天下。”>
“这种事情,从三皇五帝到如今,从未真正停止过,被牵连而死的人,能组成一个小国家。>
“谁也不怨,因为那个位置,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关键在于,不是谁坐上那个位置,而是坐上那个位置的人,都干了些什么?”>
“此言何意?”>
李世民忙不迭的问道。>
吃了两口菜,陈楠有条不紊的说:“那就要看,是暴君还是明君了。”>
“暴君者,不懂得爱惜民力,荒淫嬉戏,以残害百姓为乐这样的皇帝,‘弑父杀兄’只不过多了一条罪状。”>
“明君者,雄才伟略,施政有方,懂得以天下之忧而忧,爱戴子民,通晓军事,百姓自然会对对他感恩戴德。”>
“即使有‘弑父杀兄’的事迹,百姓们也不会过多苛责,瑕不掩瑜。”>
“例如本朝贞观天子,就是位英明能干的君主,大唐在他的带领下,必然能登上前所未有的巅峰,从而流芳千古,名垂青史”>
这番话,陈楠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误打误撞说进了李世民的心坎里,猛然拍了下桌子:“好,贤弟说的太好了!”>
他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兵变,逼父亲退位,就是觉得自己能力出众,不甘居人下。>
并且由他来继承皇位,做的会比李建成要好。>
这一刹那,李世民恨不能给陈楠来个大力的拥抱。>
世间什么最难寻?>
是知音啊!>
心意相通,互相理解彼此的朋友,才能被称为知音。>
但他突兀的反应,倒是陈楠被吓了一激灵,心说:怎么撒臆症啊,一惊一乍的!>
夸的又不是你,得意个头!>
一向端庄稳重的长孙皇后,早就笑的直不起腰了。>
平生第一次,有人当着面,如此直白的夸奖自己的夫君,而且预见了未来的事。>
某个人,今晚怕是高兴的睡不着觉了。>
此刻,陈楠不知内情,只把李世民当成萍水相交的朋友,句句肺腑之言。>
事实,也的确如此。>
这顿酒,从天色昏暗,喝到了月挂梢头,长孙皇后使了个眼色,催促夫君该回宫了。>
“贤弟,我们先行告辞,改日再聚。”>
夫妻俩携手离去,坐上了马车,李世民回味着刚刚的事。>
那番话,虽有吹捧之嫌,但他并未亮明身份,陈楠又岂会刻意恭维,应该是说的分毫不差。>
尤其是那一句:不是谁坐上了那个位置,而是坐上那个位置的人干了什么!>
字字珠玑,让他有种醍醐灌顶,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想什么呢?”>
长孙皇后凑了过来,螓首靠在夫君的肩膀上。>
抚摸着妻子的秀发,李世民淡然道:“陈楠的话,仿佛让我明白了什么。”>
“既然选择了,那就做好该做的事,不必理会别人怎么看。”>
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只是大唐的搬运工 最新章节第六章 留待后人评说,网址:https://www.xbqg8.net/447/447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