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东胡马(1/2)
作品:《我,荆轲》吕英同大家一起离开吕氏墓园,而吕从革家实在招待不下她的随从和骑卫。>
她当晚入住卫君府,和妹妹吕若执手泪眼,打算一个月后再走。>
吕家的丧事便就此告一段落,荆轲也开始跟着吕从革了解吕氏的生意。>
燕国是要去的,他没忘,但在小金刚不满周岁前,他才不会离家。>
时间还剩下半年,暂时没跟段灵儿说,打算慢慢找机会。>
机会就在吕氏的生意里。>
吕从革带着荆轲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在濮阳和陶邑的吕氏商行挨家看过,包括酒坊、布坊、粮田,这几处是吕氏生意的中心,也是吕氏发家的地方。>
交易频繁,人脉流动,只要掌握住这个天下之中的脉络,那么其他地方和国家的业务也都被握在手中。>
其实大部分生意的运作模式与酒坊非常类似,下游有酒粮田、中间是酒坊,上面长期供应各国各级的官府军营。>
一通百通,又有吕从革和老主事们带着铺路,荆轲很快就心里有数。>
而他看到的那个机会,是吕氏的马匹生意。>
他们竟然通过燕国与东胡有交易,从东北草原引进强壮的马种。>
当然这样的马不会卖到秦国去,秦国太远,而且在西戎有自己的马场,根本不需要东胡马。>
这马也不卖去赵国,赵国与匈奴抗争那么多年,争的就是一块可以培育良马的草原。>
吕氏的马大多卖到燕、齐、楚三国。>
齐国靠海,马匹全靠燕赵的商人贩进。>
楚国地处南方,多泽潮湿,也不是产马的好地方。>
而且楚国面积很大,对马的需求也很大,他们一般从西北的秦国买马,但为了防止秦国人抬价,楚人也经过齐国去买燕赵的马。>
燕国经贸落后,跟发达的濮阳和陶邑相比,简直是块蛮荒之地,吕氏轻轻松松就垄断了那边的许多生意。>
可垄断归垄断,燕国实在没钱,给官府的都是成本价,燕国所有的吕氏业务加起来,还没一门吕酒赚得多。>
唯独胡马。>
燕国虽与东胡频频交战,但并不是完全没有交流。>
生意是吕氏在与东胡人做,钱进的都是吕氏的口袋,燕国只收商税。>
燕国处苦寒之地,农田常年欠收,他们非常需要这笔税收。>
俸禄、军饷、兵器、粮草都是要用钱,而燕国又没能力去同时协调东胡人和南方几国的买卖,只能依靠吕氏,所以吕氏的人在那边的待遇相当不错。>
这就是一个可以去燕国的理由。>
听说荆轲对胡马生意感兴趣,吕从革相当意外,以为他只会捣腾吃的喝的。>
细想之后又觉得他很有眼光,马是当世最重要的资源,仅次于盐铁和粮食。>
士伍打仗可以不喝酒,但是行路和运输不能没有马。>
眼下列国纷争,唯一有大规模官营马场的就只有秦国和赵国。>
马儿配种和生育都需要时间,十一个月,比人还长。>
一匹刚生下的马要长到至少三岁才能成为真正能让人骑的、可以上战场的马。>
战争可不等你的马长大。>
而其他几国全都倚仗从私人手上购买马匹,一买就是几千匹。>
如果要买种/马,那就更贵更赚。>
运输的马可以随便一点,但如果作为骑兵马,或是将军的坐骑,再或是君主的坐骑,那就必须是上中之上的千里良驹。>
所以荆轲这几天在跟人学相马,在濮阳城看马,在陶邑看马,在朝歌大营看马。>
看的都是种/马,还有它们让母马怀上小马的过程。>
人们没有耐心等他们自由恋爱、欲擒故纵、半推半就,而是造出了一个巨大的木框架,把母马拴好,再用定滑轮将公马吊起来,刺激过后直接上。>
一次未必能成功,所以经常一弄就是一整天,还要连续好几天,两匹马都受罪受得要死。>
连荆轲都可怜那匹种/马。>
种/马又怎么样,还不是要被人类弄来弄去?>
……>
……>
荆轲只离家几天去了趟陶邑,回来之后小金刚就不认识自己了。>
要抱抱的时候居然还皱着眉头转过脸,躲在灵儿怀里不给抱。>
这让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到半岁的阿轲奶爸非常伤心,而且就这么短短几天,他居然错过了小金刚的第一句话。>
“啊啊良。”>
段灵儿疼爱地亲亲他,心花怒放:“他在叫阿娘呢,认识阿娘对不对?”>
“嗯,”小金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荆轲 最新章节第192章 东胡马,网址:https://www.xbqg8.net/437/43725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