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如何赚取第一桶金!(2/3)

作者:月上孤橙
会有版税,源源不断地支付过来。

但这个前提是,整个产业建立起了良好的正版销售习惯、完善的版税支付和分配体系。

然而,我们内地乐坛长期以来,都没有建立良好的版权分配制度——当然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在整个实体唱片时代,盗版就非常泛滥。

而且,各个销售渠道、出版和发行单位也会隐瞒真实销量,这就会导致有些歌曲在市场上很火爆,但唱片公司的真实销量怎么样,或者说,告知歌手、需要给歌手分配版税的销量非常少。

很多全民传唱的歌,歌手并不能拿到多少版税,词曲作者分到的就更少了。

华国内地乐坛始终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版税分配制度,相应的变通结果是:歌手通过商业走穴来弥补版税的缺失,而歌曲作者们干脆就放弃了版税收入(反正也分不到多少钱),直接都折合成了制作费了。

所以,在太合麦田的这份唱片合约中,曹军看到自己的唱片分成只有8%,感觉很是纳闷,问道:“高老师,我的唱片分成怎么这么少吗?只有8%?”

高小嵩哭笑不得地说:“有8%你还嫌少,8%真不少了,这已经是一线歌手的分成了,我们公司的分成,也才10%不到。”

曹军不解地问道:“那剩下80%呢?给谁了?”

高小嵩直言不讳地道:“发行商、唱片店、出版社等等等等……”

曹军无语了,那还出个屁的唱片,那还不如直接开一家饭店呢,至少还能对半赚。

当然了,吐槽归吐槽,曹军也没真想去干饭店,唱片他是肯定要出的。

高小嵩看曹军有点不太情愿,接着劝说道:“小曹,你也别嫌少了,你是不是不知道人家东瀛歌手的唱片版税,那才是真的少。”

“他们东瀛歌手的版税,连1%都不到,你至少还有8%,再加上作曲的1%,作词的1%,加一块也有10%了,我们对你已经够意思了。”

原来,在东瀛,一张唱片的收入,大致这样分成:54.6%给唱片公司,30%给唱片店,制作人9%,作曲1.7%,作词1.7%,出版社1.7%,音乐著作权协会0.4%,演唱者0.9%。

不过,在前世时,曹军曾经听说过,手机彩铃特别赚钱,很多网络歌手,都靠手机彩铃大赚了一笔。

想到此处,曹军便好奇地问道:“高老师,除了卖唱片之外,公司就没有其他什么业务能赚钱的吗?”

高小嵩认真想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