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蜀王府的“馒头”(下)(2/3)

作品:《飘在大唐

冬天他竟然又联合百济攻打新罗,父皇本来要出兵,只因天气太冷,不适合出兵,才派相里玄奖去劝止。哪想到他竟然不理,正好给我们借口……”

盖苏在传统评书里也是很有名的人物。杨悦在后世听过不少评书,对盖苏还是有些印象。据说他与单雄信还有点莫名其妙的关联。在传统评书中,单雄信与李氏父子的恩怨很深。因为李渊无意中将单雄信的大哥杀了,瓦岗大部分英雄归唐,只有单雄信绝不肯投唐,反而去投了王世充。武德二年,李世民在征讨王世充时,还差点被单雄信于乱军之中杀死。王世充兵败,单雄信被俘后瓦岗诸英雄多劝其投降,单雄信却宁死不降,最后被杀。在《薛仁贵征东》中,盖苏便成了“青龙星”单雄信转世,要向李唐复仇。

评书只是评书,与历史相差甚远。杨悦边想边听李愔分析局势,不由暗暗叹服。李愔怎么看与她起初见到的那个“二世祖”越看越不太一样。想着他在安街头飚车,再看看他一幅冷静的头脑,条理清楚的分析,不由暗道:“李世民这些皇子真不一般。便是历史上记载的他最不喜欢的皇子,却也不是简单人物。”

正想间,却听尉迟洪道大叫道:“真是士可忍庶不可忍。我天朝给他面子,他竟然不听,胆子也太大了。圣上还想什么,快出兵不就得了。”

“这几日朝堂上一直在议论是否要出兵。”

“还要议论什么,打!”

“总会有许多人认为征伐高阳要劳民伤财。更何况前隋四征高丽失败,前师可鉴……”

“隋炀帝怎能与当今圣上相比,他征不下,我大唐子弟所到之处还不是望而逃。”尉迟洪道说完,没感到半毫不妥。反是杨悦感到有点过份,看了一眼李愔,毕竟当今圣上是李愔的父亲,但炀帝也是他的外公。

李愔明白她的意思,冲她笑了一下,接着说道:“隋炀帝也不是无能之辈。灭陈统一大隋,又西巡经营西域,打通商道,治武功不弱。可即便是如此,在辽东还是吃了败仗。说明攻取辽东不是想象中那样容易……”

“对。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杨悦站在历史的肩膀上,一语惊人。

果然,三人听了她的话,一齐拍手叫好。

“说得好!”李愔赞道,见杨悦将自己的话提练的如此精辟,大感意外,对杨悦上下打量一番,眼中的欣喜之意太浓。

“隋炀帝是个著名的诗人,在历代皇帝中,才能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杨悦又说道。她这样说到不是想拍蜀王马屁,不过是隋炀帝在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对于她这个中的生来说,最关注这些东西。

尉迟洪道却嚷嚷道:“会写诗顶什么用?能打胜仗么?百万子弟命丧辽东,血醒的教训啊。这仗是怎么打的?!”尉迟洪道虽然少年无畏,但想到父辈提起辽东之战的血醒,也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我常听父皇说,那次失败的原因是大隋天子太过于讲信义,对于这种狡诈小邦,讲天子道义,自然要吃亏……”

“嗯,这些蛮夷之族,那有什么礼仪可讲。我也听人说起过他们自个的姐妹还要嫁给自个的兄弟,真是野蛮愚昧……”谈起战争,李贞一时到也忘记了对杨悦的成见。

“啊,还有这等事儿啊。”杨悦大跌眼镜,只是没有戴着。

“不只是高丽。倭国也是这种俗,听说许多皇女嫁给自己的叔父为妃……”

杨悦听了,只觉得一阵恶心,正吃在口里的包子全都吐了出来……李愔忙让人帮她捶背、漱口,半晌才还过气来。尉迟洪道却在一旁嘿嘿大乐,李贞也笑的十分畅快。

“还是我中国好,乃是礼仪之邦,《周礼》中早已明确规定,同姓不能为婚……”

“汤汤华夏明已久,那些番国小民蒙昧未开,自然与我天朝上国无法相比。”

“受不了了,尉迟洪道,我投双手赞成你,还找什么理由,快马踏平辽东,把那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女人们给解救出来。”杨悦强压着内心的恶心,喘口气说道。

众人大笑。

杨悦越想越不舒服。没想到社会明发展到这个阶段,还有如此蒙昧的地方。一拍桌子,皱眉说道:“不行,一定要将我华夏的明传递出去!把先进化带给他们。”

李愔注视着杨悦,仔细品味她的意思,点头说道:“对,大唐兵马所到之处也必会将先进化传递给他们!”

“把大唐的明传递到全世界去!”

“大唐兵马征天下,明照天下!”

李愔与杨悦心意相通,拍掌大笑。

尉迟洪道与李贞见二人豪迈,也血脉愤张,举手大呼:“大唐兵马征天下,明照天下。”

……

几个人吃吃谈谈,早已有了不少醉意。却越说越投机,越说越兴奋,李愔、李贞以及尉迟洪道甚至还歌起了古老的请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看到三人又跳又唱,杨悦也趁着酒兴与三人同舞,到像是几个胡闹的孩子,在尽情地欢笑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飘在大唐 最新章节第54章蜀王府的“馒头”(下),网址:https://www.xbqg8.net/420/4202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