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慈母手中剑游子身上劈(1/2)
作品:《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第11章 慈母手中剑,游子身上劈
——“咳咳!”
关羽骤然的一声咳嗽,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父亲…”
“将军。”
关平与周仓同时张口,作势就要去搀扶关羽。
关羽抬手,示意他们无恙,旋即长长的呼出口气,这才让心情平静了一分,他真的差的被气到了。
他再度把目光望向那关麟的“答卷”上,不由得深深的凝着眉。
上一道题,无论正确与否,这逆子总归还回答了。
可这一次,呵呵…
说明关羽防不住偷家!
“唉…”
“我…我…”
心里嘀咕着,是自己这些年征战沙场,疏于了对这儿子的管教,关麟这已经不是“长歪的趋势了”,是已经彻彻底底的长歪了!
狗都不让?
可…那些因为战乱重伤、或是残疾,亦或者是衰老的流民就惨咯!
他们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只能靠乞讨为生。
在关麟看来…
——轻佻无威仪!
从父亲的表情中,他大抵能猜到,四弟必定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又、又、又、又气到父亲了。
想到这儿,关麟叹出口气,只觉得十分心累。
这…
“我…”
当年,汉灵帝评价长子刘辩时,便用“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这样的语句。
在关公看来。
当然,关麟在这里观察他们,不是为了怜悯苍生。
历史上真实的一幕根本没有这些个传奇色彩。
——“湘水为界,父亲不给,难道孙权就不能抢么?
“下午考武的狼都准备好了么?”
这也是关麟有恃无恐的原因。
在这乱世,有些力气的人总是能勉强活下去。
“咳咳…”
关羽讨要说法,这才有了“单刀赴会”,可偏偏这“会”上,鲁肃把关羽驳的是哑口无言,这事儿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年幼无知?”关羽冷冷的一摆手,“即将及冠,还年幼?轻佻无威仪罢了!”
当然,周仓也很好奇,到底四公子写了些什么?能惹得关公这般震怒?
终于,良久之后…
如今,从关公口中吟出,可见他对关麟的失望。
“父亲息怒,四弟他年幼无知…”关平连忙张口。
可整个正堂的气氛像是一下子凝固了。
关麟从背包里取出一块面饼…交给这乞丐。
偏偏,关羽又、又、又、又是个不长记性的主儿,长沙、桂阳、江夏已经被人偷了一次…
当务之急,是避免“湘水为界”这个坑。
而这八个大字的下面,还有一列类似于小孩子“吐槽”的篆体小字。
这说明啥?
可谁怜悯四年后跟老爹一起“凉凉”的他呢?
四年后的江陵那儿,还能再被吕蒙“白衣过江”偷一次!
且两次偷家手段几乎一模一样。
白衣过江那次太遥远了,眼下即将发生的第一次“偷家”,就得让老爹长长记性,就得给孙权上上眼药!
念及此处…
因为,在“湘水为界”的问题上,关麟的回答竟只有一句话:
关羽开口了,他转过头,冷凝的目光直射向周仓。
没错,孙权在打合肥前,直接雷霆闪电般的出击,把这三郡给偷了。
关麟观察一上午了,江陵城的乞丐很懂规矩,不会抢,也不会夺,乞讨的方式很守规矩,这也从侧面说出,老爹这江陵城的治安不错。
而区别于《演义》、《》中,什么关羽单刀赴会,鲁肃大义凛然,关羽因为敬重鲁肃,把这三郡还给了江东,从而一下子塑造出两个英雄形象。
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对于荆州,相当于汉中之于巴蜀,不能轻易丢!
——父见儿未凉,抽出七匹狼。
换句话说,“湘水为界”的约定之下,你关羽给不给长沙、桂阳、江夏三郡…根本不重要,因为与诸葛瑾来荆州讨要三郡的同时,江东的孙权注定会选择偷家。
从那时起,“轻佻无威仪”这个辞藻几乎与“顽劣、逆子”划上了等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笑话?他怜悯苍生?
关麟这逆子,如果只是用家法,就太便宜他了。
这下沸腾了,一瞬间,关麟的眼前就伸出了数十双瘦骨嶙峋的手,其它流民、乞丐也潮水般地向关麟积聚而来,不过,每个人都默契的离开一丈远的距离,跪地乞讨…他们身上多有病症,害怕传染给这个好心的公子。
关麟站在城门上,望着来来往往的那些面露菜色却扛着巨石,为“活着”而往返奔波的壮士,难免一阵唏嘘。
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最新章节第11章 慈母手中剑游子身上劈,网址:https://www.xbqg8.net/416/4167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