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挣钱的办法一大堆(1/2)

作品:《大唐:八岁造反,送李世民成太上皇!

“什么叫敲他们一笔?这话都难听啊。”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我的精盐配方,要是不出售,我自己来经营私盐的话,要不了几年,整个上百万贯,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现在他们想要让我知难而退。

想要让我退出去。

总不能什么都不付出吧?

十万贯购买一份精盐的秘方,说起来,那还是便宜了他们。”

“便宜不便宜他们,你自己心里清楚。这次用精盐的配方,应该能够挣到一百多万贯。

这些钱,也应该能你用不少时间了吧?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你是不是可以消停一下?

不要再在长安城兴风作浪了。

长安城现在还不算稳定,一切等打退了突厥人再说吧。”

李世明问道。

“什么兴风作浪啊,我那都是正常的商业活动好不好?”

李承乾没有想过要消停。

他之前为什么要把精盐给弄出来?

难道真的就只是为了出售精盐攒钱吗?

呵呵。

那实在是太慢了。

想要用出售精盐,赚到足够多的钱。

那得等到何年那月啊。

再说了。

大唐皇室也没有太多的盐矿储备啊。

经不起他折腾。

提炼精盐,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其实就是无根之源。

一旦盐矿耗尽,就很难再找到提炼精盐的原材料了。

所以……

只能够是小打小闹。

因此。

从一开始。

李承乾就是冲着长安城内的有钱人去的。

也就是那些把持大唐经济的权贵世家。

用精盐的配方,割一波权贵世家的韭菜。

获得一大启动资金。

然后再用这笔启动资金,来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

“承乾?你真要把精盐的秘方卖给他们?”

长孙皇太后在一旁好奇地问道。

她一直都在听着。

也看过精盐。

对于这精盐的价值,她还是很清楚的。

按照李承乾说的,小打小闹,一年都能够挣他个几万贯。

这还只是在长安城。

大唐那么大。

要是真铺开来,做大了。

一年挣个几十万贯,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了。

所以,她有些想不明白。

自己的儿子,挺聪明的一个人啊。

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生意,轻轻松松地就拱手让人了呢?

虽然说一口气能够得到上百万贯。

但这是一次性买卖啊。

怎么看都有些不划算啊。

“当然要卖给他们!”

李承乾点头。

“为什么啊?”

长孙皇太后追问。

“因为你儿子我,实在是太聪明了。脑子里装了很多能够挣大钱的办法,但是呢?

越是能够挣大钱的生意,这需要的成本就越高。

咱们家里又穷。

没有多少钱。

没有钱就做不了事儿。

怎么办呢?

长安城的权贵们不是送上门来了吗?

先从他们手里挣一笔。

然后用这些钱,去做更加有意思的事情。”

李承乾笑着说道。

“你……”

长孙皇太后道:“按你的意思是说,精盐的买卖,还只是小生意?那你所要做的大生意,到底是什么生意啊?”

“等两年,您就知道了。”

“你不会是吹的吧?”

“母后!别的不说,就挣钱这方面,在整个大唐,你儿子我要是称第二,怕是没有人能够做第一了。”

李承乾牛气哄哄地自夸道。

“越说越来劲儿了。在我们大唐,能够挣大钱的买卖,除了盐铁,也就只有茶叶丝绸马匹买卖了。

可能这些还没有盐铁赚钱。

如果说精盐生意都是小生意了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大生意可做了。

除非……”

“嘿嘿,母后,你可能忘了,除了盐,还有一种是长安城的百姓需要的……”

“什么?”

“糖!”

“糖?”

长孙皇太后皱了皱眉头,道:“糖的价格虽然很高,但是也不比精盐高啊,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外面的乳糖的价格,是在六十文左右一斤。

而……

你出售的精盐,价格都在一百文。

而且糖的制作原料,好像要比盐难找吧?”

“这就不用母后担忧了。儿子有大量产出糖的办法。而且,母后也说了,精盐的价格一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八岁造反,送李世民成太上皇! 最新章节第四十二章 挣钱的办法一大堆,网址:https://www.xbqg8.net/405/4059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