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吃饭问题(1/2)
作品:《大唐:八岁造反,送李世民成太上皇!》“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那大唐商城的事情,我有些没有想明白。”
李世明那天找李承乾,带着大臣们去参观正在建的商城,其实就是为了演一出戏,应付应付朝中的那些不和谐的声音。
但是没有想到。
李承乾居然说,他要用大唐商城,来从经济上抗衡那些世家,抢夺商品的定价权。
这个思路……
说实话,李世明还是第一次听到。
他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商品的价格,跟朝廷的关系?
对朝廷有什么影响,这些他以前都没有想过。
只有在灾害出现的时候,朝廷面临着赈灾的苦难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粮食的价格的问题来。
毕竟,粮食的价格越高,朝廷赈灾的难度就会越大。
朝廷的付出也就会越多。
关系到朝廷的切身利益的还是,谁都会去关心。
可是朝廷中,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去做一些什么事情,来控制商品市场的价格。
怎么说大唐还是一个农业社会。
在一个商业并不是太发达的农业社会。
人们的注意力始终是集中在农业上面,盯着那些土地的。‘’
很少有人盯着商业。
所以,商品的价格对社会的影响,就被人给忽视了。
在所有人自然而然地忽视了粮食的价格的重要性的时候,李承乾突然跳出来,跟大家说,朝廷要想办法控制粮食的价格。
只要控制了粮食的价格,朝廷就会少很多的麻烦。
一时半会儿,大家都很难反应过来。
李世明同样如此。
不过他回去之后,细想起来,越想越觉得李承乾说得有道理。
如果真的能够通过商城,来引导商品的价格的话,以后朝廷就会少很多的麻烦。
不单单是在灾年的时候,赈灾的难度会减少。
而且,粮食的价格稳定之后,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粮食更好购买。
百姓日子好过了,朝廷的日子就好过了。
“什么地方不明白?”
李承乾道。
“我很好奇,你怎么就想到了,要通过自己建立商城,来主导粮食的价格呢?”
“这很简单啊,其实我这次离开长安,还是有很多的收获的,知道了大唐的天下,出了长安城之外,还有很多的其他地方。新
大唐不知有繁华的长安城。
长安城之外的大唐更大。
长安城里面的人,可能都不需要为衣食住行发愁,每天想的都是能够吃得更好,穿得更好。
很少有人还吃不饱。
而在长安城之外,还有人在为吃饱挣扎。
在吃的上面,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哪里管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啊,只要有得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幸福的事情。”
李承乾一边回想,一边说道:
“居然还有很多人,因为粮食不够而饿死,这不是我想要的大唐。我想要的大唐,不说要多繁荣,但是至少能够让大多数的百姓吃饱,不至于饿死吧?
于是我当时就在想……
怎么才能够让百姓吃饱呢?
仅仅是寻找到新的粮食就行了吗?
不。
不行的。
吃不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百姓手里面没有足够的土地,没有足够的土地,就种不出足够支撑他们活下去的粮食。
很多土地都集中在了少部分的世家手里。
就世家的贪得无厌的性格。
即便是有了高产的粮食,他们种出来足够多的粮食,会便宜卖给百姓吃吗?
肯定不会的。
世家想要的是挣更多的钱。
不管粮食足不足够,他们都会想要卖出更高的价格来。
可百姓本来就穷,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土地,也就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高价的粮食。
所以……
导致百姓饿死的,不单单是土地,还有就是粮食的价格。
想要解决吃饭的问题,出了要对世家的土地下手,还需要对粮食的价格下手。
我们要在保证大唐的土地种植的粮食,能够养活大唐所有百姓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大唐的粮食能够让大唐百姓买得起。”
“人家世家的土地,都是他们祖辈积攒下来的,是他们花钱买来的,硬要他们把粮食低价出售,也说不过去。”
“我知道,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站在世家的立场上,他们做得根本就没有错,他们没有理由为朝廷买单,没有理由为了让百姓吃饱,就损害他们世家的利益。
可这里面必须得有人妥协才行。
百姓已经活不成了,连吃都吃不饱了。
他们还怎么妥协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八岁造反,送李世民成太上皇! 最新章节第三百五十章 吃饭问题,网址:https://www.xbqg8.net/405/40599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