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军费来源(1/2)
作品:《大唐:八岁造反,送李世民成太上皇!》“还有一个皇家科技院,那可是一个烧钱的地方。”
李承乾继续说道:“你们不要以为,用着陶罐炸弹,火枪很舒服,这东西看着简单,一个月能够给你们造出一千支来。
这些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陛下,我很好奇,皇家科技院,这一年大概耗费多少?”
程咬金一脸八卦地问道。
“具体耗费多少,我没有去细算,不过,至少得有上百万贯吧。”
李承乾道:“这些支出,如果加起来的话,保守估计,我这一年的开支,至少在五百万贯以上。
是我个人的开支。
朝廷那边是没有任何支持的。
你们说,我一年从哪里去给你们找这么多钱来给你们用呢?
摊子铺得这么大。
以后还会越来越大。
怎么才能够支撑得起,这些开销呢?
你们想过没有?”
“这……”
“陛下,莫非这跟铁矿有关?但据臣所知,这铁矿即便是找到了,想要弄回来,怕是也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吧?
至少这一年之内,怕是指望不上了。
即便是把铁矿弄回了大唐。
陛下不是还有修铁路吗?
那又是一个开支。
还是更大的开支,几千万贯啊。
那陛下不是更缺钱了?”
秦琼这么一说。
在旁边的程咬金,突然感觉自己的心拔凉拔凉的。
李承乾要做的事情这么多,需要用的钱也这么多。
但是大唐的钱是有数的。
李承乾再厉害,能够弄来这么多钱吗?
这一年。
李承乾能够赚这么多钱,还不是因为,出售精盐配方,获得了一百多万贯。
还有就是香皂收入不菲。
除了这两项,好像没有其他的大项收入了。
这么算起来。
好像也不够玄甲军的开支啊。
何况,在突厥人来长安的时候,李承乾还给了朝廷一百万贯。
这钱?
“你们莫非忘了,我皇爷爷在去年冬天,就去了岭南了。”
李承乾道:“按照我的规划,我们玄甲军和水师,接下来的开支,就需要靠岭南了。”
“啊?岭南?”
程咬金道:“陛下,那可是每年六百万贯的开支啊,你不会认为,区区岭南,能够给我们创造一年六百万贯的价值吧?”
“怎么就不可能?”
李承乾笑着反问。
“谁都知道,岭南那地方穷!”
程咬金苦笑道:“他们要真的一年能挣六百万贯,那就不会穷了。”
“岭南那边虽然穷,但是那里的气候,很适合我们种甘蔗啊。”
李承乾道:“我说的靠岭南,并不是说,靠岭南那边的税收,来支撑我们的六万大军。我的意思是,靠岭南种出的甘蔗,来制糖。
然后打造一个糖产业。
用一个完备的糖产业,来养活我们的三万玄甲军和三万的海军。”
“陛下的意思是说,仅仅靠糖,一年就能够挣六百万贯?”
秦琼听得也有些云里雾里。
对李承乾的这个话,并不是很相信。
你说做糖生意,一年能够挣几万贯的话,或许他还能够相信。
别说是几百万贯了。
就连几十万贯,他都不会太相信。
天下能够挣大钱的生意,其实很好找。
因为全都被世家给垄断了。
那些世家的人,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了,干什么挣钱,他们比谁都清楚。
不然,他们怎么会把控了盐铁生意,还有就是土地粮食呢?
因为谁都知道,这些是大生意。
是关系到国家根本的。
只要把控了这些行当,就能够保证他们的财富和权利。
按照世家的尿性。
如果做糖生意真的能够挣大钱的话。
怎么可能等到现在?
等到李承乾来做呢?
可能他们在很久以前,就把这个生意给垄断了。
反过来说。
既然世家的人,没有过多地涉足一个领域。
那就说明,这个行当并不是很挣钱。
世家看不上。
同样的道理。
世家没有过多涉足糖产业,那就说明做糖生意,其实并不那么挣钱。
“一年六百万贯,那只是保守估计……如果能够按照我的计划推进下去的话,要不了几年,我们靠着糖,以及糖衍生出来的相关的产业,一年挣个上千万贯,肯定不是问题的。”
李承乾一脸笃定地说道。
“上千万?”
程咬金一脸惊讶。
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八岁造反,送李世民成太上皇!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六章 军费来源,网址:https://www.xbqg8.net/405/40599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