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3章 还是得靖难(2/3)

作者:羞涩道士

做到这一步,可见是有充足准备的。丁丑科舞弊案是一个完整的计划,而行道教就是恰逢其会的倒霉蛋加替罪羊。

而且詹闶很确定,怎么歪曲、抹黑他和行道教,怕是也已经有了成熟方案,就等着看他的反应进行相应操作了。

这可不是他妄自菲薄,或者涨对手志气。想想会同馆是什么地方,接待的可不只是大明内部的官员和宾客,还有外来的各国使臣和藩属地官员呢。

而在这个期间,就正好有朝鲜、暹罗的使者,还有从乌斯藏来的使者,都是被大明进行文化输出的对象。

放现代社会,这就是外宾啊,招待方式不用说谁也知道。更何况放在明朝,必然想着法儿地展现高大上、伟光正。

你现在搞了一大帮读书人,在会同馆门口闹事,嚷嚷着要驱逐詹闶和行道教,让人家外宾看了怎么办。

不管他们吧,朝廷的脸面丢尽了。可你要管吧,又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反弹。至于驱逐詹闶,先别说能不能做到,真驱逐了老朱就有面子了吗?

所以最终的结局就只有一个,在科场舞弊这件事上,老朱必须同意某些人的观点。对于詹闶,则是有机会就下狠手,没机会也要把名声搞臭。

事情到了这一步,套路都是明摆出来的了。简单讲就是某些人要和皇帝掰腕子,达到一定程度上压制皇权的目的。

不要以为老朱是皇帝,就真的能掌握天所有下人的生死和命运。其他时候,名教内部会各种明枪暗箭,但是在和皇帝抢权利这件事上,至少九成五的读书人会站在一起。

要知道连百年前的蒙人和两百年后的满人,都做不到彻底战胜名教集团,不得不选择给一个半奴隶的身份跟名教合作。

老朱一个贫下中农出身的皇帝,还是在四次大开杀戒后,于民间多有恶名的垂垂暮年。哪怕军队依然彪悍,武力依然雄壮,却也到了民生为主的时候,再搞得天下大惊可就麻烦了。

很多人都清楚这一点,也知道老朱更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敢玩这番操作。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初断了十几年的科举,还不是名教最终赢了吗。

詹闶并没有融入到洪武朝的大明,他完全有冷眼旁观的姿态。所以在想明白这些后,他选择以不变应万变。事态于阿棣有利就出击,于阿棣无利就作壁上观。

然而,只是一夜之间,詹闶连冷眼旁观都做不到了。第二天早上,他就收到了一个令人极度惊诧的消息,礼部存放考卷的库房被烧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