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后记(1/2)
作品:《九界》第二二七章后记
第四卷终于写完了,历时三个多月,时间拖得很长。这三个月内,我经历了人生中两件大事。第一件是五月十二号的那场地震,其时我刚刚回到成都。对于那场地震,在这里就不必多说了,那一刻的惨痛,想必多年之后都会令人心酸,只想祝愿每一个人都能平平安安。第二件就是我成家了,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相信有过此种经历的人,都会认可这一点吧。这两件事,对于写作而言,当然会产生一些影响。
以上所说的,算是外部因素,再来说说具体写作过程中,使我感到困扰的几个问题。
在前面的三卷当中,基本上每一卷的内容,都在一个场景内展开,而所有的故事,也都和该卷当中的关键势力、关键人物有关。由于篇幅进度滞后,所以在第四卷里,高庸涵先后经历了倚刚山和九重门两个场景,而**部分如何安排,故事情节如何展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倚刚山,我将矛盾集中在了真玄观,集中在了玄元宗和重始宗身上,反倒是对于倚刚山的本土势力,源石族的巨擎阁,涉及的并不多。这在我而言,多少有些无可奈何,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读者还是比较认可。也许是这样的描写,在节奏上比较明快的缘故吧。
在真玄观,出现了一个很厉害的角色,来自魔界的杜若,也就是创建十二叠鼓楼的月先生。此人的修为之高,至少是金庸先生《神雕》系列中的五绝水平,目前能和他比肩的,只有一个未出场的重始宗宗主海邀黎,当然,有几个隐藏的重要配角也能达到这个程度。(正是借着杜若出场之机,我顺带将书中的人物,粗略地分了个等级出来,以便读者能有个参考。)这个人一出来,就把审香妍给抓走了,并拿来要挟高庸涵,使尽手段就是为了让他加入魔界。在这里,我又埋了一个伏笔,魔界中的一个大明王,同样对高庸涵大为看重。加上先前的那个仙人,想来大家一定会发现,高庸涵的来历绝对不简单,这个谜团肯定是留待后文揭晓。
审香妍的被抓,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总不喜欢她。为了她的被抓,我不得不重新设定她的将来,这也是我把荣书隽提出来的原因。我很不喜欢周芷若的转变,因为灭绝师太似乎有比较严重的心里障碍,甚至可以说是病态;我也不喜欢庄聚贤为了阿紫,做了那么多蠢事,因为这实在不怎么合乎情理。所以,日后审香妍和高庸涵,以及荣书隽之间,不会出现以上的情节,更不会变成令人作呕的三流言情。我会尽力写一个我心目中的审香妍出来,算是对她所遭受的“不公”,做一些补偿吧。作为作者,我第一次感到了无奈,尽管我始终认为,审香妍比紫袖来得真实,却无力改变大家的看法,毕竟她的性格已经注定。只能在这里,默默地为审香妍祝福,祝她顺顺当当地走完《九界》!
还有一句题外话,有读者对于魔界出现这一点似乎比较担心,怕又回归到仙魔纷争的老路上,从而令《九界》渐渐变得平庸。这个担心很正常,但是没有必要,因为对于仙魔大战之类的情节,我也很厌烦。在玄幻当中,似乎有一个多年来为大家所熟悉,甚至是习以为常的桥段,那就是仙和魔的对立。《九界》不可能完全免俗,将这一套概念完全抛弃,就算重新架构一些内容、换一个说法,可能还是会给人雷同的感觉。我只能告诉大家,在这本书里,仙和魔都只是配角,戏份甚至比不上灵诀府之类的小门派,而仙魔之争也不会成为书中最大的矛盾。别忘了,《九界》的前期设定,早已将基调定好,这些问题早在考虑之中。
倚刚山之后,高庸涵来到了九重门。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当日对明谷溪的承诺,一方面希望顺路能见一见风如斗和扶风余岳,再就是,要去悬空岛就一定要经过九重门。
说实话,我自己很喜欢风如斗这个角色,从天机峰上那一战开始,我就期待着他的再次上场。不过有个很矛盾的想法,令我写到这一段时有些拿不定主意,是增加他的戏份,还是安排他仅仅只是偶尔出场,时隐时现,继续做一个世外高人?风如斗的洒脱、不羁是天生带来的,他的胸襟、气度也远胜常人,有点剑痴的味道。这种人似乎应该隐于山野、或者游戏人间才对,比如说风清扬就是如此,相信风清扬的粉丝不在少数。所以,我决定让他露一下面,借他的口将九重门大致交代一下,也不必怎么出手就暂时退场。
这种处理方式,我以为是作者和读者的遗憾,却是风如斗本人的幸事,可以继续过着悠然自得、无牵无挂的生活。时常在想,莫非这就是俗话说的“距离产生美”?紫袖难道也是这么一种情况?希望是我瞎猜,呵呵!
七虫族的生命力的确很顽强,几乎哪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说实话,七虫族的遭遇已经够惨了,所以九重门的蝎蚁比较强大,而且还敢在蝎翁的带领下围攻金沙城,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壮举。在七虫族来到厚土界之后,有太多的屈辱,想来蝎翁是想借这个机会告诉世人,七虫族身为九大种族之一,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蝎翁的出现也是个伏笔,是专门为了以后七虫族的一件大事,而特意安插进来的。类似于像杜若和蝎翁这种修为的高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界 最新章节第二二七章 后记,网址:https://www.xbqg8.net/377/37781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