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对策(1/2)
作品:《五岳传说之幽冥劫》没多久,老四公孙烻那如雷的鼾声就响起了,老二、老三和老五也都因为身体困乏不堪而酣然入睡。此时唯有公孙铉一人还未入睡,他躺在卧榻之上,眉头始终紧锁。因为他一直在思索,明日见到左邻右舍的乡亲之后该如何解释,怎样的一种辞才能让他自圆其呢。他反反复复想了很多的理由,但却都被自己一一推翻了,越想不出就越发的有些烦躁。于是他干脆从卧榻之上起身,来到了中间的厅中,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硝石,点了父亲书桌上的油灯,而后抽出书桌后面的椅子坐下。
他出来一是他不想因为自己一直在卧榻上辗转反侧会影响几个弟弟的休息,二是他四弟的鼾声也实在影响了他的思考。他坐在书桌前先是用自己的衣袖拭去了桌面上的尘土,而后就开始坐在那里发起呆来,实则他还是在思量明日的对策。经过这几年在军营的历练,公孙铉已经习惯对于任何事情都思量周全,而他的性格本身就是持重之中带有几分谦逊。
虽然已能静思,但明日的应对之法还是毫无头绪,于是他便随手拿起了父亲书桌上的一册简书翻阅。由于油灯的光亮有限,所以他也没有细看书的名目,只是在烦躁时所做的无心之举。他在油灯下,用眼睛扫视着简书上的内容,慢慢地他紧缩的眉头忽然舒展开了,他所看的正是秦国为了管理战时的军队曾经颁布的法令,秦国与其他国家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多年,而他此时也想起,在初入军中之时,曾有主将在他们面前统一宣读,由于在军中多年这刚入军营时学习的法令则渐渐忘记了。
在这法令之中有一款正与他们的境况相关,大意是军士若遭敌军伏击,伏击后大难不死,且无法找到本**队的,那便自安天命,恢复自由之身。有了这条法令,那即便是左邻右舍和当地的官吏问起他们回乡之事,也有应对之法了。他也不知道,父亲是从哪里得到的此卷军令,更像是为了解决自己目前的困境特意留在此处一般。思索许久的难题,终于在他无意识的翻阅书卷之后解决了,而他也突然觉得困倦难当,之前他无法入睡那是因为他一直在犯愁,而此时难题已解,精神一放松下来,这几日的疲乏瞬间袭上了他的心头,于是他便趴在了书桌之上,片刻便传来了轻微的鼾声。
雄鸡唱晓,旭日东升,沉寂了一夜的青江镇开始热闹起来,公孙家的左邻右舍的院内也纷纷嘈杂起来,门外还是不是传来乡邻之间的问候声和谈话声。但这些声响对于疲倦到极点的五兄弟而言,都被自己的睡意挡在了耳外。渐渐到了晌午时分,五兄弟还是不见有什么动静,这一觉也是他们这几日以来睡得最踏实的,所以一定要睡饱才会醒吧。
屋内的沉寂又持续了一会之后,右侧的卧房终于有了动静,先动的是老四公孙烻,旁边是他五弟公孙墡睡在一张卧榻之上,这五兄弟中唯一能够忍受公孙烻那炸雷般鼾声的就是这个最的弟弟,虽他们出生的时间仅仅差些许的时间。他睡在他大哥和五弟的中间,公孙铉出去后,他就睡在了卧榻的外侧,他很吃力的从卧榻上坐起身来,用双手揉揉惺忪的眼睛,他看到他大哥在厅内书桌上睡着了,其他的几个兄弟还没有起来。
而他起来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觉得腹内空虚,需要吃些东西了,而且现在也挣到了晌午时分,饥饿感还是战胜他的困倦感。于是他轻轻下地活动一下自己的筋骨,从昨天夜里睡到现在,他们已经整整睡了有七个时辰,身上传来阵阵的酸痛。活动了一会,他觉得自己已经有了精神,于是他来到厅里准备唤醒大哥。
他来到公孙铉近前,用手轻轻地推了推兄长的身体,公孙铉慢慢地醒了过来,同样揉揉自己紧密的双眼,看到身旁是他四弟便问道:“四弟,你起身甚早,实属少见啊!”。在这五兄弟中,老四公孙烻是最贪睡而且食量也是最大的,所以他的性格与其他四人相比则会稍显急躁,不过他也是一个十分直爽的人,一向直来直去,有种刚正不阿的品质。
公孙烻听到兄长的话之后,有心发笑,但是兄长平时对他一向严厉,所以他也只能忍住,神态有些不自然地回道:“兄长,此时已过晌午了,我们五兄弟可能是前几日太过劳累了,所以这一睡在自己的家中就有些放任了,既过晌午,我们也改出去先购些食物回来,弟已感腹中饥饿难忍了。”
听完公孙烻的话,公孙铉登时不在迷糊,连忙起身到两侧的我房内把还在酣睡的三个弟弟叫醒。等其余三人也从睡梦中恢复清醒状态后,公孙烻让大家围坐在厅内的一个大桌周围道:“四位弟弟,我们此次回乡祭母,行踪虽然尚未被发现,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家中出去,与镇上的乡亲接触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我昨夜未睡之时已经想好一条万全之策,可以保我们周全。”
此时,很少话的老三公孙涵道:“兄长,此时我昨夜入睡之前也曾想过,但是许久没有想出应对之法,本想今日告知兄长后,我们五兄弟一同商议,没想到兄长未雨绸缪,已经想出了对策,还是兄长思虑周全啊。”
老三公孙涵是五兄弟中最有头脑的一个,而且颇有几分书生之气,只因他儿时喜好阅读父亲所藏之书,他最为明显的性格特点可以用温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岳传说之幽冥劫 最新章节第六章 对策,网址:https://www.xbqg8.net/35/355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