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克星!(1/2)

作品:《1918远东战云

陈启民膨胀了!他要同时挑战两个当世最强!

他要跟美国人比下饺子,还要跟苏联人比钢铁洪流!

陈启民敢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变得不知天高地厚了,而是因为客观条件允许。

别忘了,虽然中国和美国现在的装备制造业产能相当,可造成中国的产量无法上升的原因是需求不够,再增产下去就产能过剩了。

到了战争年代,这个问题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中国就有能力实现我兔改开二十年之后的壮举,一脚踢开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而且陈启民必须得能做到这一点,否则中国是不可能战胜美国的。

一个必须强调的事实是,美国打一场二战发了家。不提美国从英国那里坑蒙拐骗来的财富。

单说他们自身的经济增长就很恐怖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美国1941年的总量是1293亿美元,超过了1929年的1041亿美元,正式从大萧条之中恢复。

可是到了1945年,美国的总量居然达到了2281亿美元!可见,因为本土没有受到战争威胁,让西方大量资本涌入美国,为美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中1941-1943年三年期间,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速都超过了20%,最高的一年甚至超过了28%,直到1944年,增速才降到了10%,到了1945年降到了1.6%。

想要打赢这个战争贩子,中国就必须在这几年之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这就是为什么?陈启民明知道中国的重工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却始终坚持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此时,在战场上再次出现了变化。

米哈耶夫刚刚收到了友军师长的通信,米哈耶夫如梦初醒,他连忙调整了战术,带着部队开始进行灵活机动作战。

原来,打着打着米哈耶夫的友军师长想起了一个问题。在国防军的内部文件中曾经提起过,苏军的34坦克是没有无线电的。

在一般的小规模战斗中苏军坦克之间还可以用语言和旗语交流,在大兵团混战之中,苏军坦克之间难以统一指挥调度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了。

于是,米哈耶夫便跟自己的战友一起快速机动穿插作战。

果然!

战斗很快就开始向国防军这边倾斜。

苏军很快就做出了调整,即便是机械化部队也有一些部队在进入状态之后很难快速机动。就比如高炮部队!

于是,苏军开始准备猎杀国防军的炮兵和步兵阵地。

可是!

苏军没有想到,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二战时期最强的反坦克武器是什么?无论怎么排名?德军无心插柳出来的88毫米“反一切炮”绝对榜上有名。

二战时期的34克星,88毫米反一切同样榜上有名!这种每分钟射速能达到15发,曾经在3500米开外一炮干掉对方坦克的武器,绝对是二战历史上最著名也最成功的火炮之一!

这么成功的火炮,陈启民要是不抄,岂不是很对不起它原本的设计者,以及发现它“反一切”潜力的隆美尔?

就这样,苏军坦克部队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打击。

这是中德合力研制出88反一切炮之后,第一次被拉上战场。

当初陈启民将88炮当成秘密武器,准备等到中德两国对抗苏联的时候再用。

虽然英法两国的重型坦克对德军来说有些麻烦。

但是法国!他们能坚持多久?反正等法国投降了就啥事儿都没有了,于是希特勒也就同意了。

可这就苦了苏军了!

本来中国国防军就已经有了两个反坦克神器——火箭筒和大口径无后坐力炮。

现在再加上一个反一切炮,苏军的钢铁洪流冲向国防军步兵阵地的脚步,变成了赴死的步伐!

各种反坦克火力向他们的身上不停的招呼。

一名年轻的苏军坦克手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甚至不惜放弃了还完好的坦克逃了出来。

因为他觉得坦克庞大的身躯就像一个行动迟缓的活靶子一样,如果再继续呆在坦克之中他就一定会被国防军的反坦克武器猎杀。

眼看着苏军坦克被国防军的反坦克武器一辆辆的打爆。米哈耶夫别提有多兴奋了!

步兵和炮兵的给力让国防军坦克兵们的压力大减。他们可以更放心的在苏军装甲集群之中不停的机动。

战局,终于渐渐向国防军这边倾斜!

很快!

真正能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登场了!

在二战所有34的克星中,还有一样东西没有出现在哈萨克斯坦的战场上。

它就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这货不仅仅是34的克星,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苏军的克星。

二战时期,德国曾经有过一个功勋飞行员名叫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这货是当之无愧的空中死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18远东战云 最新章节第448章 克星!,网址:https://www.xbqg8.net/340/34083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