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海外投资的文化差异(2/3)

作品:《帝都升职录

人,二人家世和生活环境相当;第二对夫妻虽然是帝都人,但一人家境优渥,一人家境贫寒,您觉得这两对夫妻中,哪一对发生争吵的概率更大?”

“当然是第二对。家境不同,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对待金钱和日常生活的态度都会不同。如果两人都不懂得妥协,发生争吵是必然的,最后闹到离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说得好。假如第二对夫妻一人来自帝都,一人来自上海呢?”

“争吵的可能性更大,两个地方的饮食习惯、行为习惯都不同。”

“那如果第二对夫妻中一人来自上海浦西,一人来自湘西村寨呢?或者一人来自帝都,一人来自英国伦敦呢?”

“如果不懂得妥协的话,争吵的可能性爆棚!第二对夫妻不仅饮食习惯、行为习惯不同,从小生长的生活环境的差别也实在太大了。”

“其实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化差异。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家境,有饮食习惯,但更重要的,是从幼儿到成人......这阶段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中的细微差别。你看即使第二对夫妻都是中国人,他们之间没有语言隔阂,但生活环境不同,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更何况来自不同国家呢?存在文化差异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怎么消除这种文化差异的不利影响。”

“说的对!怎么消除文化差异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呢?”

“我的建议是‘在保留自我的同时融入目标市场’。举个例子,帝都人到上海工作,是主动熟悉并遵循上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容易呢?还是要求身边的上海人适应自己在帝都养成的生活习惯更容易?是自己一个人逐步习惯上海的阳春面容易呢?还是要求身边的上海同事都改吃炸酱面更容易?”

“当然是少数服从多数更容易。”

“您说的有道理。相对于改变周围所有人的固有生活习惯,自然是调整自我的部分习惯更容易。但只是调节还不行,需要做的是“融入”。也就是说,既然必须在上海生活,那就尽量让自己喜欢上阳春面。如果实在接受不了阳春面,也得让自己习惯同事们都喜欢的爆鱼面,这样才能和周围同事一起享受当地美食,分享食物的美妙,从心理上融入其中。”

“这是融入没错了,那么保留呢?”

“喜欢阳春面不等于放弃炸酱面对不对?只要不强迫周围的人都接受炸酱面,自己独特的爱好大家都是尊重的。”

“尹总的比喻实在是很形象!”

“事实就是如此。我的一位助理来自扬州,她曾告诉我她很喜欢帝都。但这种喜欢是来到帝都后努力挖掘出来的。她努力让自己认同这个地方,尽量和本地人打成一片,理解他们日常习俗的由来、原因、目的,从而喜欢上这个城市。她说,只有真正融入这个城市,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自己在帝都的生活才可能走上正轨。”

赵敏儿很认同地点头称是。尹杰接着说:

“这同样适用于到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家。如果事先对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商业习俗有所了解,就能在落地之后遵循这些规则。遵守规则了,才可能进入当地的体系,了解到更多的东西,从而真正融入。语言只是文化交流的工具而已,要消除文化差异需要做的工作更多,必须真正地深入下去。”

“那么,企业应该怎么消除文化差异呢?”

“刚才已经说了,应该提前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商业习俗。怎么做呢?委托第三方调研和咨询机构。当然,如果企业本身就设有专门的部门来做这部分工作当然可以自己做。否则的话,应该委托有业务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就投资目的地的政策、法律、环境进行系统调研。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也才能够达到百战不殆。”

“尹总,在您接触过的民营企业当中,采用第三方机构进行调研的多吗?”

尹杰轻叹了一口气:“很遗憾,愿意采用第三方机构提前调研的企业并不多。究其原因,要么是企业负责人没有认识到事前系统调研的重要性,要么是过分介意调研的经费开支,结果只通过自己的员工进行粗略调研了事。这里我特别想提醒大家,术业有专攻,如果自身不擅长,最好还是交给第三方机构去做。进行粗略而不专业的调研,其后果比完全不做调研还严重。

“怎么说?”赵敏儿问道。

“如果完全不做调研,企业家在决策时会小心从事;假如调研结果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决策,有可能直接导致巨额经济损失,甚至带来法律风险。”

“在我们的采访中,很多企业家说国外的经验不适用于国内,他们更愿意‘摸着石头过河’,您怎么看?”

尹杰非常认真地说:

“身处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进入的领域完全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那么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只能承受相应的风险和代价。”她的语调一转,又说:

“然而,如何到欧洲投资?这已经是无数前辈通过‘摸着石头过河’付出过代价,才留下来的教训和经验,是经过了市场验证行之有效的投资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都升职录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二章 海外投资的文化差异,网址:https://www.xbqg8.net/337/33705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