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决议(1/2)

作品:《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议一下。”嘉靖帝端着一碗茶茗,看着殿内的十几个大臣们。

只有严嵩能坐在矮墩上,其他大臣都只能站着。

王奇眼观鼻鼻观心,他是被嘉靖帝特召过来的,专门议论粮食入辽开海运的事。

“微臣不同意。”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

嘉靖帝颔首:“严爱卿请讲。”

王奇眯着眼,严讷,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是自己会试的考官之一。

严讷上前道:“臣窃以为不可也,成化年间请复海运,二十一年总河王以旂也请复海运,朝廷诸公皆不同意。”

殿内众人都明白严讷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遵循旧例即可,无需再开海运。

“王爱卿,你的意见?”

嘉靖帝给王奇辩论的机会。

王奇沉吟几息,便上前道:“河漕似安而多劳费,海运似险而属便利,一任其劳,一任其便,相济之策,当以海运羽翼漕运。”

嘉靖帝点头,海运河运两者共行,看看效果。

“微臣不同意!”严讷转头看向王奇,沉声道:“祖宗之法不可变!”

“我朝哪条法规明文了?粮食入辽是大事!海运开通是必然趋势,连低贱的商贾都明白的道理,严学士怎的糊涂了?”

王奇直言不讳,殿内传来质问的声音。

众大臣都在瞧好戏。

严讷也不恼怒,驳斥道:“商人重利,不以朝廷大事为先,但吾等官员要斟酌考虑,”

殿内没有传来王御史的声音,难道没话说了?

“我看严学士暗藏祸心吧!”

突然,殿内传来石破天惊的声音。

“黄口小儿,休得放肆!”严讷手指着王奇怒气冲天。

嘉靖帝也有些生气,呵斥道:“莫要哗众取宠,意图人身攻击严学士。”

“若是说不出来,我必向陛下参你一本!”严讷冷哼道。

王奇却不着急,悠悠道:“在下仕途起源于南直隶,那可真是河网密布商业繁荣,特别是严学士的老家常熟府!”

什么?有一两个迟钝的大臣终于明白了,感情严讷说来说去还是不想动利益,河运势微,南直隶沿岸的官员油水必然减少。

“你…莫要血口喷人!”严讷老脸涨成猪肝色,气急败坏道。

王奇大喝道:“难道要都察院御史去南直隶走一遭?瞧瞧贪官污吏怎么挖河道里的银子!”

“你……”严讷上气不接下气,说不出话。

嘉靖帝挥挥手道:“行了,谁还有议奏。”

也就是严讷完败了,严嵩觉着有趣,这王进之果真一张巧嘴。

“臣以为开通海运只为运输粮饷,有些太过大张旗鼓了。”礼部尚书吴山上前来。

王奇心道,吴山为人性方正有度,不苟诡随,应该没掺和什么,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

所以王奇不失时机道:“吴尚书,以河道为正运,益加综理,以海为备运,兼为规复……再照海防至重,沿海卫所疲顽岁久……今行海运,兼饬海防,是不但有裨于国计,兼有裨于地方。”

吴山深思片刻,点头赞同道:“王御史此言有理。”

遂不再说话退步入班位。

大臣皆感叹王御史思路清晰,准备充足,照这样看下去,海运该通了。

嘉靖帝颔首道:“沿岸卫所是该整治了,趁着粮饷入辽的机会好好捣鼓一番!”

陛下这是同意了?严嵩耸拉着眼皮,开通海运对严党来说影响不大,陛下若是有旨意咱就执行。

“微臣有些话说。”殿内传来一道声音。

徐阶转头笑吟吟看着王奇,轻声问:“如果海运超出掌控该当如何?我朝可是行海禁之策的。”

一言切中要害!严嵩心里冷笑,江南巨商当然不允许开海。

嘉靖帝抚着短须沉默,这倒是个大问题,事关海禁万万不可!

王奇见状忙道:“海运只是运输粮饷,由朝廷官员监督;海禁却是涉及商人私自贸易。不可一言蔽之。”

徐阶却慢吞吞道:“我理解进之的想法,就怕失态失控啊。”

安静。

殿内大臣内侍皆看着沉默的王奇,徐阁老此话有道理。

严嵩坐在矮墩上,低着头好似睡着了,他当然明白徐阶的意图。

嘉靖帝摩挲着下巴,一言不发。

约有一盏茶的时间。

王奇才开口道:“是臣思虑不周,山东登莱海道作为山东一省的海防前哨,是京师地区的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臣以为登莱海道不能开,只开天津海道。”

漂亮,严嵩内心称赞一声,徐阶的意图就是不能延伸到江南沿海,想从一开始就堵住源头。

王奇直接放弃兵家要地登莱海道,只开天津海道。

言下之意就是海运不会波及其他地方,只是为了给辽东运输粮饷。

徐阶深深看了王奇一眼,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章 决议,网址:https://www.xbqg8.net/301/30181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