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校场夜点兵(1/2)
作品:《大新主》西北的风很冷。
尤其深冬,还是在夜里,西北风更冷了。
在前面带路的士卒一句话也没多说,只顾夜风兼程。
枣红马很听话,走的很稳,跟的很紧,这让背上的王匡有时间思考更多的事情。
比如除了庄子的少年,还有萧云外,还有一同前去的景丹他们,大抵是回到太学了,毕竟授衣假只有一月,而他此次耽搁的都快两月了,也不知道太学是不是把他开除了。
在想到自己等人里出的叛徒,只可能是出在李柔浩那里……
但现在显然不是思考这件事的时候。
他需要解决眼前的危机,但很可惜,有人在后面导演这场戏,他只能作为棋子,若想掌握自己的命运,总有一天,他会成为掌握棋局的人。
“还有多远?”王匡觉得气氛有些冷清,他主动开口问道。
现在走了一个时辰了,虽说夜深对于周围环境看的不清楚,但明显已经过了长陵。
士卒收到的命令是中途不能过多开口,他想到了将军临行前的严肃表情,显然让这位兴武侯进入北军是件大事,但北军的营地不是什么秘密,他听见后面的声音,思考了半刻,才回答道:“还有五里。”
“不知将军高姓大名?”王匡骑着马跟上去,主动问了起来。
实际上,他是想打听更多的消息,尽管不报什么希望,还是抱着试试的态度。
“高姓大名谈不上,既然兴武侯问起,末将姓梁,单字一个生。”士卒不自觉的将马的速度放慢,离营地越来越近,这次在规定时间复命,应不是问题。
作为孙建身边的亲兵,他很熟悉这位将军的性格,非常重视时间,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办完事,一般不会受到什么惩罚。
“梁将军客气,不知我们北军,有几座大营,去的又是何处?”王匡这就有点明知故问,不过为了拉近关系,他还是故意问起。
梁生见这位兴武侯态度极好,心里暖暖的,便开口道:
“北军共有三座大营,左中右,我们此次前去的乃是中营……”
……
北军中营今晚火光朝天,亮如白昼。
丑时到来之前,王匡来到了这里。
此时的营地上,万余名军士正站立着,手里拿着武器,一动不动,一种肃杀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在前方的点将台上,同样站的有一名将军,他负手而立,身上的铠甲,在火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
他不出声,军营的空地上没人出声。
“报,末将梁生已将士卒王匡带到,前来复命。”
在军营里,没有高低贵贱,你有实力,才会被认可,被尊重,之前在营地外,梁生可能很敬重这位兴武侯,但入了军营,侯爷也是普通的士卒,这是北军的规定。
见这阵势,王匡那能不晓得,这是自己未来的岳父,夜里点兵。
电视剧里看过汉代的军礼,王匡学的有模有样,往前一步。
士卒遇到上级的将军一般行的有拱手礼,以及跪拜之礼。
但身着铠甲的将士,一般不行跪拜礼,这种习惯是当年大汉名将周亚夫在汉文帝视察军营的时候说的,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他向上方的孙建弯腰拱手:“士卒王匡,前来报到。”
点将台上,那波光粼粼的人影两手扬了扬,中气十足道:“归队!”
看着密密麻麻的队列,王匡有点为难,自己应该站在哪里?
不过,这种难题没有持续多久,一位站在最前方的校尉低喝道:“我乃新兵校尉,还不归队。”
王匡心下有了计较,急忙跑到了这一队的后面,像那些士兵一样昂首挺胸的站着,他目光左右扫了扫,再结合方才那位黑脸大汉所说的“新兵校尉”闻出了猫腻。
这些兵卒大多脸色稚嫩,年龄不过二十多岁,一看就是新兵蛋子,他这算是被塞到新兵营了?
不过,也有可能这新兵校尉下意识把他当做了新兵。
自己现在属于哪一队伍,还是等点兵结束,找老丈人问个清楚。
“列阵!”上方的孙建大喝道。
各个军阵马上忙碌起来。
轰隆隆,那种惊天动地的声音传来,还夹杂着铠甲行走时的铿锵声音,王匡所在的新兵营依旧一动不动。
“我等今晚只是观习,待开春‘都试’之时,也是我等上场之时,届时,陛下会亲临!”
都试之法,原本在每年的十月,但前两年的灾害,导致都试停止,今年的都试也未曾举办,最后经过商议,在来年春将进行一次补办。
到时候,各郡县,包括长安在内,豆浆进行比试考核,演习骑射车御,及孙吴兵法六十四阵。
能见到皇帝,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荣幸。
这新兵校尉说完,王匡四周的新兵蛋子满脸兴奋,不过因为主将在点将台上,他们没有大声的呼喊出来。
“安静,今夜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新主 最新章节第114章 校场夜点兵,网址:https://www.xbqg8.net/285/28593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