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王匡的失望(1/2)

作品:《大新主

整个包间顿时一静,尤其徐徐的眼里透露出难以置信,筷子掉在地上浑然不觉。

和她同行一路的人,居然是她表哥?

不过仔细想来,这男子长得不算多么俊朗,但眉清目秀,身材高大,和印象中的那个人影渐渐重合……

到底是萧云人小鬼大,看出了不对劲,打破了沉默,将空气里紧张的气氛化解于无形。

“原来是王家大兄,萧云谢过大兄救命之恩。”

王家小娘子将成为皇后的事情已经天下尽知,他们眨眼明白了王匡此行的目的。

经过这么一打岔,餐桌上的气氛又再次活跃了起来,徐徐却默不作声了,她盯着眼前盘子里的菜,似乎要看出花来。

“萧家兄弟客气了,如不介意,称我小郎即可。”

王匡笑了笑。

离开酒楼,几人在同一个客栈住了一晚,次日便有马车行的主事找上门。

有始有终这是王匡非常欣赏对方的一点,人家求亲自上门了,再提赔偿事宜,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其实只要不耽误行程,能平安的抵达长安,王匡就已经很满意了。

从武关到长安,步行要四五天,就算马车行重新找了辆马车,到达长安时,也是两天后了。

萧家兄弟自是同行,徐徐要比想象中适应的快,也没有像想象中那样使性子,整个人从几天前的沉默寡言,变得话多。

不过,问的全是小时候的,记忆中那些逐渐模糊的事,只不过徐徐记得仍然十分清楚。

“王家大院里的那个假山还在吗?”

“在,还添加了几个新的。”

“我记得靠东边有个大槐树。”

“前年发生了火灾,大槐树被烧死了”

……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答着,直到抵达外郭,听萧胜说了句:

“这就是长安!”

长安城是在秦王朝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她更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眼前的城池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为了缓解居住压力,在长安城附近扩建了一个“陵县”。

整个周长超过了二十五公里,城里有八个主大街,与城门相通。

西汉长安有九市,五市都在城外,但城门依然显得狭窄,入城的人排起了长队,王匡忽然有种后世春节回家过年的错觉。

随处可见穿着破烂的流民,这两年的自然灾害要比想象中的严重。

城门边是不允许流民休息的,王匡就看到一个拿着树棍的老妪,只是在城墙边靠了一会,就被凶狠的兵卒用鞭子抽走。

目光扫过高大城墙下方的粥蓬,他的心情好了不少,这里面的粥蓬除了官府的,还有很大一部分私人的,这至少是一个有人情味的时代。

当王匡扫过那些逃荒的难民时,同样有一双双饥饿的眼睛看向他,里面充满了无助,失落,木然。

能有一口饭吃,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恩赐。

几人下了马车,驻足在长安城外,看着人来人往的商人小贩,还有进出的马车士兵。

王家的府邸在西北角,旁边就是著名的长安九市,通过横门大街分割,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东三市与西六市。

而萧府恰在西市,几人倒也顺路。

王匡几人沿着城墙饶了半圈,最终决定是从雍门进入,左边是著名的东西市,右边是桂宫和北宫。

进了城门,城里的治安环境要比外面好多了。

吆喝声,马车轱辘的转动声,还有兵卒的呵斥声,声声入耳。

几人就各自下了马车,并委托马车行把各自的行李带到府上,来贴身感受长安的繁荣。烈日下,王匡站在繁华的大街上,看着往来的权贵,再回望身后城门外的流民百姓,怅然一叹。

现实很残酷,本来怀揣雄心壮志来到这座城市,要做一番大事,但现在他心中有点说不出来的失落感。

隔着一面城墙,仿佛隔着两个世界。

这不是……他梦中的长安。

王匡根据目测,很快发现了一个事实,街道的宽度,超过了五十米!

倒是萧胜三兄弟大部分时间都在长安里生活,并不意外,当起了向导。

“城内,北边到北城池,都是属于居住区,这里算是长安最繁华的地带,寸土寸金也不为过。”

长安城内的宫殿以及贵族宅第大约占了整个面积的三分之二,除了主干道一些小贩外,几乎都是大户院落,也难怪地价这么高。

“长安城内基本都是皇亲国戚,武帝又在城内修建了桂宫和明光宫,我们右侧这边就是,听说朝廷有意于明年在官稷旁新建灵台,太学……”

“城东的醉红楼是极好的,若不是回来的匆忙,我兄弟三人说不得邀请小郎去醉红楼一聚。”

醉红楼一看都不是什么好地方,男人啊!

徐徐暗暗想到,默默的瞪了一眼萧胜,她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新主 最新章节第11章 王匡的失望,网址:https://www.xbqg8.net/285/2859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