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夕阳无限好(1/2)
作品:《小阁老》三月十三日,众人出关。>
第二日,中式举人便赶赴礼部集合,听仪制清吏司郎中向他们宣讲翌日殿试的流程。>
殿试可是在禁宫中,由皇帝亲自主持进行,稍有差池就是个君前失仪的罪过啊!>
与此同时,鸿胪寺官员已经在皇极殿东室,摆设‘策题案’;光禄寺则在殿外东西两庑整齐摆放试桌四百零三张。>
另有锦衣卫在金殿前陈设卤簿法驾,锦衣卫于金殿檐下陈设中和韶乐,在皇极门北廊下陈设丹墀大乐。>
~~>
文渊阁首辅值房中。>
经过一下午的商议,小阁老和张居正拟定出四道策论题。>
虽说殿试题当由皇帝这位大主考亲拟,但自正德朝开始,基本就是由内阁先拟定四五道题目,然后送给皇帝来钦定一道。>
因为李春芳担任过会试大主考,陈以勤需要回避,是以今年的考题,便由徐阁老和张相公来搞掂了。>
当然,徐阁老的工作,按例就由小阁老代劳了。>
老首辅转过年来就六十五了,寻章摘句、引经据典的脑壳痛,最后把把关就成了。>
“不错。”徐阶又仔细看一遍两人拟定的题目,摘下了玳瑁眼镜。“将这四道题,送去乾清宫吧。”>
“是,师相。”张居正便将那本子收入袖中,刚要拱手退下,却听外头响起中书舍人的禀报:>
“启禀元辅,司礼监滕公公来了。”>
“哦,有请。”徐阶微微皱眉。>
司礼监是专门用来制衡内阁的。通政司送上来的奏章,通常都是司礼监先替皇帝看一遍,挑要紧的讲给皇帝,然后才送内阁票拟。>
内阁毕竟名义上还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而不是真正的宰相。>
大学士们不能直接在奏章上批复,只能将帮皇帝拟定的批复,用墨笔预写在一张名为‘票签’的小纸片上。然后把票签贴在奏章里,再把奏章送回司礼监。>
皇帝看过没问题后,便由秉笔太监提朱笔照抄上去,便是所谓的‘批红’。最后掌印太监用上印,才能正式形成皇帝的旨意。>
所以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的关系,就十分微妙了。>
嘉靖朝时,不管内阁还是司礼监,全都争相献媚皇帝。大学士除了有胡子,也跟太监没什么区别,双方关系自然十分融洽。>
但到了隆庆朝,内阁转换风格了。徐阁老为了重塑形象,开始主动和皇帝保持距离,还经常袒护攻击太监的言官。>
滕祥这位掌印大珰,自然对徐阁老一肚子意见。>
徐阁老知道,这老阉没少在皇帝面前说自己坏话。但如今放下架子讨好中官的事情,他已经不屑再干了。>
是以双方这一年,可谓老死不相往来。>
滕祥今日忽然过来,自然让徐阁老颇费思量。>
不一会儿,一身大红蟒衣、头戴钢叉帽的滕公公进来,朝着徐阶叉手行个礼,也不废话。>
“元辅,万圣上有旨,明天的殿试题他自个亲出了。”>
“哦?”徐阶不由一愣道:“此事向来都是由内阁代劳的……”>
“您老都说了,是代劳。万岁说,诸位阁老已经很辛苦了,这次就不劳诸位相公费心。”>
滕祥打住话头,麻利告辞:“没旁的事儿,咱家回乾清宫了。”>
“叔大,送送滕公公。”司礼监掌印号为‘内相’,牛逼时可与首辅分庭抗礼。虽然滕祥不大中用,徐阁老也不好失了礼数。>
待张居正送滕祥出去,徐璠马上低声道:“父亲,有点不对味。”>
“什么不对味?”徐阶看着外头的红霞,心里兀然蹦出一句‘夕阳无限好’。>
“这是怕咱们外传试题啊。”>
徐璠额头青筋突突直跳,他已经许了少说十几家,回去就把内阁出的四道题告诉他们。>
皇帝忽然来这一出,考虑过小阁老的面子往哪搁吗?>
“你又许了谁了?”果然是知子莫若父。>
“也没谁。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徐璠强抑着烦躁,心说今年的大比咋这么不顺?>
“你不说,为父怎么知道该选谁?”却听徐阶幽幽说道。>
“哦?”徐璠闻言喜出望外,他老爹素来爱惜羽毛、片叶不沾身。>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通通都是他来勉力搞掂的。>
现在见父亲肯出手帮忙,那还要啥考题啊?>
虽说父亲名义上只是首席读卷官,但按例除了前十名之外,所有的名次都是他来排定。>
哪怕那前十名,其实也是徐阁老选出来的,皇帝不过给他们排个名次罢了。>
“既然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阁老 最新章节第331章 夕阳无限好,网址:https://www.xbqg8.net/277/277099/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