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急忙上奏(1/2)
作品:《大安之王》越州府城被海寇攻城了?消息一传到了江南,不仅是官吏们震惊,就是普通百姓听了也是惊讶不已,往常确实有海寇上岸抢掠的消息,可基本都是沿海的村落小镇,也没什么人太在意,只是默默的在心里骂几句罢了。
这次竟然敢公然攻城,在都指挥司内的江南都指挥使叶棠林连忙派人去打探消息,他可知道,楚亲王蓝承羡就去了越州府。
“大人,楚亲王从越州发来的手信!”
这时有人将蓝承羡送来的信递给了他,看了信的内容,叶棠林的脸色由红变黑,蓝承羡提到海寇是乘大船而来,随时可能溜走,而越州府的驻守士兵,不能出城迎敌,江南沿海各地应该做好防护应对,说不定越州府不过是个幌子,还有要他不用惊慌,越州府的海寇交给他处置就行,其他地方,叶棠林必须保证没有海寇肆虐。
咦,少了一段!喜欢请大家收藏:(.zhaishuyuan.)斋书苑更新速度最快。
不过在突发的情况下,都指挥使有权先调兵再请示,不过得征求其他三司主官的同意,也就是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事不宜迟,叶棠林急忙骑马去了江南承宣布政司,找到了江南左布政使王秉良,王秉良也是刚刚接到消息,也有蓝承羡给他的消息,和给叶棠林的意思差不多,不过王秉良也害怕出现万一,他们这些人就是无辜受到牵连。
靠,又少了一段!斋书苑 .zhaishuyuan.,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东海行省的省治榕城府,跟江南布政司的情况差不多,三司主官都在,同样是接到了蓝承羡的书信,不过他们还算镇定,毕竟越州府是江南行省的地盘,可万一蓝承羡死在了海寇的手里,他们收到过消息,却无动于衷,到时候皇帝论起罪名来,他们也有的受了。
三人讨论了许久,最终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让驻守临海府的卫所出兵驰援越州府,这样一来,就算出什么意外,对他们来说,也好有个交代,讨论完后,一起上奏朝廷出兵的请求。
此时在江南和东海三司的官员眼里,蓝承羡才是最主要要保护的对象,至于越州府是受到了多大的进攻,他们不怎么理会,而且全然没有考虑蓝承羡在信中给他们提起的注意沿海各地。
像是这样的战事紧急消息,各地都是八百里告急,不过两地三司主官都觉得事态并不是最严重的时候,所以当蓝承羡的密信送达元兴皇帝的手中时,两地三司官员送来的急信也到了京城。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斋书苑(.zhaishuyuan.)。
“听闻楚亲王也在越州府!”
……
相比起朝臣的猜疑,元兴皇帝看了蓝承羡的密信自然知道的更多,而且蓝承羡在信里提起兴建水师,他还在半路遭到袭杀,预言了海寇来袭的消息。
结合江南和东海三司传来的消息,元兴皇帝心想,这些海寇不知道那是他的胞弟,当今的楚亲王吗,这不是挑衅,无疑在找死。
元兴皇帝立即将辅政阁的阁臣召集到了御书房,拿出了蓝承羡的密信,读给了几个阁臣,朝仪上不宜宣读,是元兴皇帝怕太多朝臣反对。
最担心得莫过于户部尚书陶炎生了,而看到蓝承羡的密信里提到自己还被袭击过,好在已经退敌了,他心里也是安稳不下来,听了自己夫人说的,陶矜柔已经有了临产的症状,这会可不能让她担心,动了胎气啊。
兵部尚书岳中书第一个跳了出来“启禀皇上,这些海寇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胆敢侵犯我上朝府城,老臣提议,马上派兵剿灭,也好让这等无知贼寇知晓我上朝之威风!”
站在首位的首参丁岁安却并没有说话,低着头思考着什么,下来两位即是名义上的次参,部尚书陶炎生、兵部尚书岳中书,再下来就是吏部尚书刘明习、礼部尚书张万宁、御史台御史中丞郭仲雍、都察院左都御史沈思为,几人就是大安王朝现任的辅政阁阁臣。
张万宁在这年纪最小,还刚刚到知天命,而其他的几位俱是知天命到花甲之年,不过张万宁却是辅政阁里上升最快而且站的最稳的一人了,而且太上皇专门为他增加了辅政阁的名额。
就见张万宁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目前最紧要的恐怕不是越州府,臣虽不知东海江南沿海一带怎样,可按往常的消息来看,海寇不会如此简单明了,而且如此的明目张胆,臣觉得,最重要的不要让其他重要城内出现了无兵驻守的情况!”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斋书苑(.zhaishuyuan.)。
这文武不相交,辅政阁几位阁臣一听,连忙自觉的站到了另一边,英国公唐嵇昱、保兴侯傅恒远一起走了进来,面对着文官集团的七人,武官集团却只来了他们两个,确实有些“实力悬殊”,不过也是目前大安王朝的朝堂的格局,文强武弱,不管是官衔还是人数,都是文官人多,不过大安王朝却没有文官领兵的权力,战时武将权力比文官更重,也不会出现不懂行兵打仗的文官统领武将的情况,太祖皇帝早就说清了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安之王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二章 急忙上奏,网址:https://www.xbqg8.net/274/27486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