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爱森克斯(3/4)

作品:《国家生死攸关之超级大国

最重要的是民主制度构筑下的自由思想意识的文化差距。”

他淡淡地说:“综合过去一段时间的情况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的战略方向是向北发展!”

他点了点机舱大屏幕上的几个头像:“我们认为是这样的!”

众人惊诧。赫尔曼博士说:“中国的战略方向,应当符合国家利益——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土地。至于他们目前在南海的扩张,并不能代表他们的真实意图。只是为了未来的战略实施,建立一个稳固的基础而已。或者说是掩人耳目!”

他说:“当然,在一个专制独裁的国家里,独裁者的意识和国家利益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中国的政治已经无法摆脱国家利益的驱使。这其中的因素有,具有红二代背景的新任领导人需要树立个人威望,需要把自己打造成类似毛那样的社会地位,他正在不惜得罪权贵,清除腐败官员和军方将领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但是,中国官场的腐败已经积弊甚深,大多数人正在以观望和怀疑的态度审视这位新任的领导人。因此,以夺回被俄罗斯侵占的土地为由,能激励国民的信心和勇气,树立自己绝对的权威。因素二,是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其日益贫瘠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和传统的资本主义战争起因一样,他们需要更多的市场。中国想保持当前的发展速度,必须扩张市场和原料来源。而占据远东的俄罗斯土地,无疑将使得中国获得丰富的土地和山林,其经济增长和大国地位将得到空前的提高。第三,基数庞大的中国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而人口稀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无疑是中国人嘴边的一块肥肉。俄罗斯方面统计说,该地区的中国人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该地区的原住民人口数量。相对来说,这些人比原住民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能力,他们需要的是与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地位。第四,那就是中国已经对俄罗斯采用克里米亚模式吞并土地产生了强烈的疑虑,因为中国人很可能联想到新疆问题。一般来说,没有国外支持的独立和分离主义势力根本不能长远,西藏的问题在于其背靠印度,而新疆不幸与独联体相连。如果说俄罗斯没有支持*势力,北京是不相信的。”

他说:“莫斯科唯一的指望,是中国一直在通过他们提高自己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水平。在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是共同对抗西方的伙伴,但他们的合作很快中断,原因是苏联希望建立以莫斯科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和经互会,而北京更具民族主义色彩。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两国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已经由来已久,从戈尔巴乔夫访华开始,双方的意图只是在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处理双边关系。但是,苏东坡事件以后,苏联发生巨变,苏联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苏联帝国分崩离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高层会议讨论事变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他说:“这时在北京,有一种声音斥责说,这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巨大损失,要与苏联决裂。有人提出,应当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和当年中苏论战一样,发动新一轮九评,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首长们没有接受这些建议,但在党内却有人公开说,这是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也是苏共内部出了叛徒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缘故。目睹资本主义在东欧的复辟,就连中南海里的那些老的和新的领导人也对这种局面措手不及,只有老练沉着的*不动声色,六四风波以后,美国率西方国家制裁中国,西方对中国的诋毁和抨击如暴风骤雨,但苏联却一声不吭。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对*说,这样看起来,还是苏联对我们好一些。*反驳说,不对,过去的150年里,俄国从中国割走的土地最多。”

他说:“很显然,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正在崛起,*时代和当今的中国实力已经不堪类比,因此,中国人怀有更大的野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国务卿转向总统:“我们注意到了中国政府向日本方面提出的要求,其中就有希望日本提供航空发动机技术。”

“是的,航空发动机几乎是中国目前唯一需要向俄罗斯依赖性进口的产品了。当然,还有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石。”赫尔曼博士说:“也许,莫斯科应当庆幸他们反向工程的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对中国人具有吸引力。”

总统点点头:“中国向欧盟提交的采购计划中,也包含有德国宝马航空发动机和其技术转让项目。”

他深思着说:“也许,我们应当调整和中国的关系!”

国务卿说:“1989事件后,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到北京,他对*说了一句极富智慧的话:以前反对你们的,是你们的敌人,现在反对你们的,很多都是你的朋友。据说*听了这句话后,沉吟了一阵,随后提出应对局面的二十八字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绝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总统先生是否认为,中国已经走出韬光养晦的时代?”

众人微微点头,国防部长蓝理将军说:“但是,日本怎么办?我们在东南亚的盟国怎么办?”

他看看众人:“当礼物送给中国人吗?”

赫尔曼博士说:“很显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家生死攸关之超级大国 最新章节第10章 爱森克斯,网址:https://www.xbqg8.net/263/2630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