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军鼓(2/5)

作品:《国家生死攸关之超级大国

是省级军区,十三集团军不仅要独自面对西藏、印度、缅甸,而且还要负责支援云南和广西方面。自然责任重大,因此,沈阳兵器集团辽阳坦克厂生产的首批99b型坦克划拨给成都军区的十三集团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各大军区已经放弃了首先列装的希望,而将希望寄托在第二、第三批列装名单上。但是,时任十三集团军司令员的赵毅民推辞了这批坦克,理由是成都军区所处的地形和未来预期的作战环境不适合这种重型坦克发挥其应有的战力。将坦克下拨指标奉还,总装备部按照一般情况下的装备优先序列,将这批坦克调给了沈阳军区第一集团军,赵毅民的举动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但是,让赵毅民真正出名的是他在民间的知名度。不仅在军内,赵毅民有“好战者”和“鹰派”之称。按照总政治部的内定,除了指定的、正在从事教学科研的几位上校将军之外,任何人不得在公开场合、尤其是新闻媒体上代表军方发言或表示任何态度。但是,赵毅民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为网名,通过微信和博客发表他个人对国家安全领域方面的见解,介绍一些军事常识,和网友互动。几年下来,积累了数万粉丝,也成就了他在网络上的知名度。有人注意到,赵毅民在网上与一个名叫“学习小组”的粉丝互动密切,因此,有人传说,此次赵毅民破格提拔,到中国最大的军区任主官,和他在网络上表现出的鹰派态度和中国国家战略的卓越见识,有着密切的关联。

但不管怎样,赵毅民调任沈阳军区主官,和当年失之交臂的96b坦克重聚,也是一段花絮,这些90式坦克正是马红军所属的第一集团军101机步旅的主战装备。所以,赵毅民第一次见到“二马”的时候,就直接问:“我的坦克还好么?”让不知道这段缘由的众人愕然。

在博客中,赵毅民曾经直率的阐明,军人说扞卫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应当高于意识形态和政党关系,高于一切利益。作为军内主导意识,他的观点已经和主导意识相背离,但很显然,他曾经声称的,中国未来的安全目标,是将国境线向北推移到北冰洋的理论,成为他此次就任沈阳军区主官的重要原因。

对此,张鼐心中有数,他问:“对面的俄军兵力怎样?”

赵毅民还没有回答,马红军就急忙报告:“报告首长,除了边防内卫一个营之外,俄军主力是远东军区第二集团军的一个坦克师,其中一个团就部署在河对岸!”

他指了指河对岸的宽阔平原:“当年,这里有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曾经越过边境进入苏联,对方行动速度很快,短短三小时内,就集结了一个步兵团的机械化部队,对入境人员实施封堵。出动坦克、装甲车和直升机,资料上说,当年苏军集结速度很快。”

他指了指我国境内:“当时,有一批企图越境的知青沿着江边走,寻找渡河位置,但苏军用直升机的微光夜视系统,可以在河对岸监视,同时指挥这个步兵团和知青队伍保持平行,防止知青越境引发两国争端。”

张鼐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对这一段历史,他很清楚。

远处的江面上,一艘俄罗斯边防炮艇迎面而来,船上悬挂着表示欢迎的信号旗。布拉戈维申斯克的码头上,全副武装的俄罗斯军人正在那里迎接。一队军乐队正在演奏军乐。

当张鼐等人乘坐的游船在码头上靠岸时,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俄罗斯军乐队演奏起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着名军乐《神圣的战争》,在大气蓬勃的军乐声中,俄罗斯远东军区司令员图哈切夫斯基上将傲然起立,向船舷走来。

全副武装的马海文马红军对视一眼,两人抢先下了船,在舷梯左右站好,哗啦一声子弹上膛,枪口垂下,但手指紧扣在自动步枪的扳机上。

廖华平先导,军委委员张鼐缓缓走下舷梯,和图哈切夫斯基面对而立。

图哈切夫斯基的绿眼睛里闪着捉摸不定的光,他打量着面前的对手,目光落在张鼐的脸上。那张黄种人的脸上,嘴唇紧闭,眼睛里闪烁着凛然的光。

图哈切夫斯基的目光最后落在对手的腰间,张鼐身着军便服,但腰间仍挂着一柄磨得发亮的*手枪。以他顿河哥萨克的眼光知道,这位上将应该是个射击爱好者,手上的老茧和枪身上磨光的痕迹相符。应该是个说拔枪就拔枪的角色。

“欢迎来到俄罗斯联邦!”——这句话,图哈切夫斯基一直咬在嘴里。是翻译替他说出来的,剑拔弩张的气氛和当前的要求不符。

张鼐没有回答,而是叉开双脚站在那里,一只手伏在自己的腰上:“奉上级命令,与阁下会晤,不知有何见教?”

图哈切夫斯基咧了咧嘴:“张将军似乎不善言谈!”

说完,向手下笑了笑。手下微笑着表示捧场,或者说是圆场。

但张鼐并不领情:“你我都是军人,军人之间,没什么好谈的。军人就应该用枪炮说话!”

他的手拍了拍腰间的手枪,人们注意到,将军腰间的那支手枪的羊皮枪套都已经磨毛了。

图哈切夫斯基昂头说道:“俄罗斯远东军区,注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家生死攸关之超级大国 最新章节第02章 军鼓,网址:https://www.xbqg8.net/263/26300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