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南海海螺镇(1/3)

作品:《紫云之巅:剑弑凡天

幽暗的海水不停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从南海海边望去,一片汪洋仿佛永不见天日。而南海镇就坐落于南海海边大约十几公里的地方。这里丘陵遍布,灌木丛生,丛林葱郁,人烟稀少,野生的小动物东窜西跳。有一条大河奔腾向南,注入南海。当地的人们叫它海螺河。这里盛产海螺,种类多达几百种,最小的海螺,个头也如拳头一般大小。

有一种海螺,它们肉质鲜美,外层的海螺壳是纯白色的,上面遍布着如若繁星一般的斑点,当地人称之为繁星海螺。这一类海螺十分稀有。关于海螺的说法有千千万万,它们可以制成乐器,也可以当作药材,更能在当地当作食物充饥……仿佛有一个神明在暗中帮助这里的人们一样,在这个荒凉偏僻的地方,供他们繁衍后代,千年万年。

海螺镇远离中原朝廷,中原派来的官员根本适应不了当地风雨频繁,潮湿温热的气候,于是当地自选镇主,上报朝廷,一年一度都会上贡,将最大最后好吃最具有观赏性的海螺献给皇帝。皇帝因此也放松了对他们的监管,总之天高皇帝远,发生了生么事情,就算有意传达到皇帝耳中,也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皇宫中歌舞升平,中原以及东西北部事宜众多,不知不觉也忽略了对于海螺镇的关注。

但是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来临之际,海螺镇的海螺忽然有了一些变化。往日里肉质鲜美的海螺,在那一日的晚餐中,整个镇子的人同时尝出了异味。那种异味散发着血腥,难以入口。可是这种味道却全都封存在海螺肉质中,不会溢出飘散在空气里。这让所有人都有些吃惊。祖祖辈辈在这里生存着的他们,忽然间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了。

于是第二天镇主带领一部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到海边观察,这一日海风肆虐,遥望遥远的汪洋大海,大海上飘荡着巨大的厚厚的乌云云层,仿佛在空中缓慢的盘旋着。这一块惊人的巨大云层几乎映照到了所有人的视线里,镇主以为海螺之神降临,于是要求全镇之人连夜修建海螺神庙,将一个不存在的海螺神刻画的栩栩如生,尊像的底端,多达几百层的海螺褶皱犹如花瓣一般,托着一个神采奕奕的女神。这个女神面若桃花,笑容温柔慈祥,眼神注视远方,仿佛窥探着人世间的百态一样。这座海螺神庙修建在海螺镇和南海之间的地方,那一日,整个海螺镇的人,一家老小全部出动,来到海边祭祀海螺神。

本以为异味海螺风波会就此打住,但是半个月来,每一天的海螺都是那样,时间久了,不免会传出恐怖的说法,搞得人心惶惶,一直习惯吃海味和野味的海螺镇人,只好硬着头皮,扑食大量的野兔野鸟来充饥,躲过艰难的每一天。说也奇怪,千百年来,海螺镇的海螺西湖从未减少过,而且和祖先记录下来的海螺相比,还多出几十种。也有可能是他们的需求量本身就不是很大吧,方圆几百里的海螺镇,由以往的不足一百户人家,发展到了将近一千户。但是每年产出的海螺不仅能挑选出上乘的,而且还能够远销海外,供过于求。

年近花甲的镇主无奈中,磨墨铺纸,向中原朝廷求助。但是他们哪里知道,那时候的中原两面受敌,危机四伏,皇帝也正巧南下。这一封求助信,根本就没有到达皇帝的耳中。皇宫中的信使也只是将信存放皇帝的书房,从此无人问津。

中原皇城惨遭战火洗礼之后,海螺镇的人像是绝望了一般,求天求地求海求皇帝都不灵,于是他们决定下海一探究竟。海螺镇的古书记载,南海神秘,深不可测,不到万不得已,不可靠近。海螺镇的镇主翻着几乎掉页的古书,想到,当生存都收到威胁的时候,是不是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呢?

海螺镇中有一个年轻人自告奋勇,带领着十几个小伙子,在那一天,赤身**的拿着长矛大刀,冲进了南海中。但是正如众人担心的一样,他们没有一个人回来。那几日,海边每日都能被海浪卷来数十个繁星海螺,这在他们眼中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这种海螺,在以往的历史中,一个月也不一定会出现一两个。更让人吃惊的是,半个月过后,海边遍布着这种海螺,众人小心翼翼的拿回家,按照以往的烹饪方法,去壳,冲洗,切片,下锅……味道竟然恢复了以往的鲜美,而且吃起来也令人神清气爽,消散了多日以来难以生存的绝望。于是全镇的人都到海边抢下这些海螺,跪在海螺神的雕像面前,磕头不止。但是没有人能注意得到,海螺神那个美丽的女神雕塑,却是流下了两道干涩的泪珠。

海螺镇的那条河,从风华山最东侧的山涧流出,一路上汇聚了众多支流,到了海螺镇已经是浩浩荡荡的大河了。这条海螺河风景优美,两侧绿树成荫,四季常青的树木也数不胜数,春夏秋冬静美至极,美到无人问津,看到的人也习以为常,绝口不提。但正是这一条河中央,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风华山坐落在中原朝廷西北侧,山脉如弯月一般,扣住西北一侧。海螺镇的海螺大河上游,就是在风华山脉的最东侧,山脉向东越来越低,低到消失的地方,就变成了丘陵,遍布整个风华山东侧以及南侧。但是他们不知道,海螺河有一条支流在风华山附近水量很大,一部分水流来自于南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紫云之巅:剑弑凡天 最新章节第71章 :南海海螺镇,网址:https://www.xbqg8.net/261/2617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