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华记贸易行(1/2)
作品:《清穿物语》由于信鸽比人跑来跑去便当,所以,华家三处的信鸽飞来飞去的传递信息只是这信鸽只能单向飞行,所以带来带去也很费人工,好在这年开始华家的海船已经常来到黄浦江畔,南方的鸽子被送了过来
养信鸽,李芸很有一套,想来旗人对花鸟鱼虫特别有心得体会现在,在她的指导下,羽绢姑娘也成了养鸽专家了养鸽就是要锻炼它们飞,每天那群鸽子带着鸽哨在蓝天上盘旋,那声音真让她着迷鸽子带鸽哨飞行是为了训练它们的负重力又可以听到那好听的哨音
四月里,华家的仓库建造好了临街那面一排店铺,五十多米长的排楼,被分成了六个铺面,都是上,下两层,这六套房子为了节省空间,都采用了一梯两户房子的后面还搭出了一间平房,是被设计做为厨房的也借鉴了庄子上房屋的设计,两间厨房设计在一起后院是开放式的,并没有院墙,除了两端用砖砌了院墙外,中间的两家只用竹篱略隔了一下,沿着竹篱种了一排木槿花这个地方火烧过了,一棵树也没有了,要想象其他地方那样种树搞绿化,哪里舍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地得拿出很多地来种树他们只好搞立体绿化那房子的侧墙和院墙下都种了爬山虎但是秦炼来信特别指示要在仓库附近种几株水杉梅兰妮虽然不理解,但也还是照办了
房子临街面是一条通廊,由一根根漆成熟猪血红色的柱子顶着天花板面街是一面装满玻璃的窗墙和门,也象传统店铺那样,打烊时要上门板店铺有九米宽的门面,进深十二米面街的那面光线很好这个时代的商店都是小店,卖的东西也有限,所以这么大的地方完全可以一隔两成前后间,前面当铺子,后面当库房楼上可以住家梅兰妮他们来自于寸土寸金的时代,所以深知空间的利用,那楼梯下都设计成了壁橱转弯抹角的地方无不被细致的利用了,所以,楼上的房间有一百二十多平方米,按照现代要求是算大了,可是古代中国人住惯连带着庭院的大房子,所以,这个住房算是小了,但是在苏州城里,这也是可以的了加上空间被有效利用了,隔墙都做成了壁橱,这小林他们最是拿手了所以这房子的使用面积很合理,住着并不显逼仄屋顶上采取加玻璃的方式,加上全都用玻璃窗户,采光很好
房顶上种佛牙草这在华家已经是很有经验了为了让爬山虎长的好,所以还是在外砖墙上了一层黄筋泥楼上楼下的地都用了熟猪红色的地砖,和熟猪红色的门窗相配合使得房子看上去很协调地砖的使用,等于为自家的窑场做广告,附近要造店铺的人家,几乎全到华家定购地砖,华家的地砖目前已有好几种颜色和规格由于苏州的河道多,有时下雨下的急了,河水会涨上来,华家的建筑的台基要比别家的高离地足有一尺五寸高,全用大石块垫底,看上去很结实楼房里没有进水道,但是出水道很科学这样的房屋虽然有点颠覆了传统的房屋概念,但是看上去还是很养眼,住起来也很舒服事实证明有些人是很有眼光的,房屋还没有竣工,已经定租了华家的这幢房子后来都成了这条街上的标志性建筑了梅兰妮问过了,过去这里的租金是十两银子一个月,她也照这样收租还是十两银一个月,她一共租出了五套,自己留了一套
仓库修的更加好了,用的水泥地,大大的仓房里面用粗木头做了一排排货架仓库里除了门,就是在房顶下方开了一围扁方的玻璃窗,外还加了粗铁栏杆拦着房顶上也镶着厚玻璃采光,也种上了佛牙草靠近东面店铺在房顶上又起了一层十米宽的楼房,楼房下面和前面的院子之间有一个通道,到了晚上,仓库的值班人员会把通道的两头下锁,第二天清晨再打开
在华家的带动下,阊胥街的重建如火如荼由于是重建,所以房屋倒是比过去要宽大,要好,要整齐只是街东因为一面临水,面积有限,所以没法扩大
四月里,从南方来了一个中年男子,带着秦炼的信来到华家
梅兰妮看了信后,知道他叫于立清,是秦炼聘请的大掌柜,泉州的华记贸易行的筹备和运行他都参加了秦炼认为他很有商业头脑,所以这次派他到苏州来
梅兰妮带他去了山塘桥,领他看了环境,和房屋的各种措施,并和他商定了员工的人数华记苏州贸易行就开张了
于立清先是雇佣了几个壮汉,当仓库的装卸工,又请了高妈来帮着煮饭洗衣清洁卫生工作那高妈早上来,晚上回家,每月结算工钱钱也丰厚这成了当地劳动妇女的好工作
于立清在南方时被显然梅朵培训过了,所以很懂的照顾花草,他专门请了一个办公室小弟,每天打理店铺和仓库房顶上和周边的植物也在铺面前的长廊上挂上了种花草篮,里面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草,成了阊胥街上的亮丽景观
梅兰妮趁着大家都忙于建设,还没人理会一些空地,就又找陆本临帮忙,把仓库南面靠上塘河的空地买了下来,那块地因为不能作为商业用途,所以一直是空着梅兰妮买下后,按照梅朵的设计,在那里建了一农家小院似的建筑,实际上是个养牲畜的院子墙角,墙外上种了树
做贸易,主要是做批发生意,有时要送货上门这时候送货很多是人力,梅兰妮买下了驴,代替人力,后来发现她这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穿物语 最新章节151 华记贸易行,网址:https://www.xbqg8.net/259/25908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