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兰亭序(1/2)

作品:《死神遗书

“你没有杀郑国华?”我再也忍不住,插嘴道。

上官鸿信抬起头看着我,重其事地说:“实不相瞒,这些年我为了寻找单锋剑,为了报仇,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无所不为,手上也沾染了不少鲜血。但是,我经常告诉自己,凝视深渊,最终必将坠落深渊,与恶魔搏斗,最后必将变成恶魔※以,我从来不行无意义的杀戮,想要抢走郑国华的邀请函,只需要将他打晕就可以,我何必多此一举去杀人,引来警方无谓的纠缠。”

“可……”我有些不甘心,“可是我明明看见郑国华已经死了啊,就在我的面前!对了,王老板,你也看见了不是吗?”

王如花一脸没:“难道,郑国华不是你杀的吗,袁小姐?”

“你说什么?”我拍案而起,柳岸忙拉住我的手,低声让我静观其变,纳兰兰兰也使眼色让我不要着急。

其实也对,皇帝不急,何必急死个太监。当事人郑国华完全没有谈这件事的意思,他顺手拿过面前的木匣,打开,扯出一块黄娟。

上官鸿信眼尖,深吸一口气,“兰亭序!”

郑国华突然大笑起来,老泪纵横,过了好久,他的神情才算稍微平复了一些:“多少年了,多少年了,我终于找到了,终于被我找到了!”

不用说,郑国华接下来的故事,名字就叫做兰亭序。

《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流传在世的摹本中,价值最高者莫过于唐朝冯承素所做,由于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而史称神龙本。此本与真碱大的不同就在于材料,通体为宣纸描摹,长24.5厘米,宽69.9厘米,共28行,324字,完美地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笔端天下第一行草的风貌,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乘难得一见±上所流传的多数赝品,都是按照此本伪造。

然而,除了当日“曲水流觞”与会之人,又有谁知道,这旷绝天下的墨宝最初竟然是写在一块毫不起眼的黄娟之上,而且,其中还隐藏着一个惊世骇俗的秘密,此为“补天门”不传之秘,不足为外人道。

不久后,《兰亭序》真本辗转落到李淳风手中,这件事被唐太宗得知,只好被迫献出,也因献宝之功,博得了钦天监掌印司命一职。李世民死后,遗命让《兰亭序》与之陪葬,这一贴绝世,再无重见天日之时。不过,《兰亭序》还有它的使命,又怎会就此长眠昭陵。果然,后世风波再起,“罗生门”第十一代掌门温韬夜入昭陵,盗得《兰亭序》,后来,听说他被东瀛僧人所骗,《兰亭序》真迹或曾流传至日本,自此下落不明。

可世间事往往难以预料,其实温韬所盗,也非真迹,而是被昭陵守灵人抢先一步偷天换日♀个守灵人姓蛀致远,他盗出《兰亭序》后又诈死脱身,带着妻子一路逃到了漠北,本想趁着风声过了,再将《兰亭序》出手,下半辈子自会衣食无忧…知道天意难测,志远走到半路便身染风寒,三天后就一命呜呼,临死前,他嘱托妻子,要好好保存这块黄娟。

志远的妻子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完全没有听懂丈夫临终的遗言,幸好她记住了最后一句,将黄娟好好保存了起来∵个月后,志远的遗腹子出世,他这一支血脉总算没有断绝。

春秋易转,鸟飞兔走,郑家虽然是一脉单传,却并未凋零,直到郑国华这一代,已经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国华没有读完大学就下海从商,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终究一事无成,将本来还算殷实的家底败了个精光。

在翻找老家留下的旧物时,郑国华发现祖上传下的一块黄娟上,竟然写着兰亭序,笔茧报纸上正在故宫博物院公开展览的《兰亭序》一幕样。

要知道,这块黄娟可是唐朝时候的物事,一直传了好几百年,竟然没有任何风化或者损坏的俭,而且,就算它与《兰亭序》没有任何关系,单单是一件古董,就价格不菲。

于是,郑国华带着《兰亭序》出了门,准备找家当铺典当了完事,走到街心,无意中停步望了一望,谁能想到,这一望,竟然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郑国华面前有一家古玩店,名为“积玉斋”,他决定进去碰碰运气,进门之后才发现,满堂皆是玉器,货架上根本没有其他种类的古董。国华刚要出门,却被一个伙计拉住了衣袖,看年纪,比他还要小几岁。

那名伙计自正在“积玉斋”当学徒,他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郑国华穷困潦倒,准备典当什么家传之宝,误入了此地,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可捡。

两人来到后堂,郑国华取出黄娟,亲自在伙计面前演示了一番,无论是用火烧,还是用水泡,亦或刀砍斧削,都不能破坏它分毫。

伙计看得目瞪口呆,郑国华见他衣着随便,猜度他不是什么有钱人,也许只是看个热闹,根本就买不起,故而随便开出了一个天文数字』想到伙计竟然一口答应下来,只是说手上没有现钱,便约定当晚三更时分,在街心公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当晚,天上月明星稀,伙计竟然真的如约而来,还带着一大包现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国华从出生到现在还没见过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死神遗书 最新章节034 兰亭序,网址:https://www.xbqg8.net/222/2220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