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3)
作品:《方老师的婚事》回到家,见娘跟纪妈妈在唠着,就问:“静芝呢?”
纪妈妈嘴快,说:“在那屋呢,不知弄什么,也不让我们过去。”
方心宁忙到隔壁屋子里去瞧,就见满屋子里都是蒸笼之类的东西,王静芝正那里洗呀刷呀忙得不亦乐乎。水龙头在走廊里,用水不是很方便,王静芝总是担心给方心宁丢了人,就一盆一盆地把水端到屋子里。这大大增加了她的工作量。
方心宁看在眼里,有些心疼。这才结婚几天,就让新娘子这么拼命地去忙生计。他于心不忍了,忙换了衣服,挽起袖子,过去搭把手。
王静芝举起水淋淋的手挡住他:“你是老师,不是蒸馒头的,这儿不用你伸手。”方心宁说:“我放假了,闲着也是闲着,帮一帮也是可以的嘛。”王静芝说:“那你既然是自愿的,到时可别怪我拖你后腿。”
夫妻二人齐下手,叮叮当当干了起来。
王静芝忽然说:“给你买台电脑吧,用电脑的活儿可以回家来做。”方心宁说:“不用,我们手头上钱也不多。”王静芝说:“这不用你担心,爸说他先给买,以后有了再还他。”方心宁固执地说:“不用。”
隔壁的方母和纪妈妈听得这边热闹,还以为两口子怎么了呢,过来瞧。她们先是吃了一惊,很快明白小夫妻是在做什么了,马上进屋帮忙。
小小的房子里,奏响了欢快的乐章。
第二天,一家人就在门面上放了挂鞭,馒头小店就开张了。没有招牌,也没有嘉宾,但以质取胜的小买卖,第一天就那么红火。一传十。十传百,馒头生意居然一天比一天好。
黄花生的小摊挨这边很近,他的外甥也常过来买馒头。有一回。他看见方心宁帮着运面粉,很是吃了一惊。问王静芝:“他不是老师?怎么干起了这个?”王静芝说:“他是老师,做好事呢。”他又说:“他这个人是不是有点儿傻?我舅舅白给他房子他都不要,害得我在电话里挨了好一顿训。”
王静芝并不知情,很不解地看着他。
方心宁卸完了面粉过来,也看见他了,跟他笑了一下。黄花生的外甥可没笑,瞪着眼说:“你笑什么。因为你,舅舅把我训了好一顿。”
方心宁明白他为什么有那样的眼神了,解释道:“我们怎么能住黄伯伯的房子呢?我们在学校里有地方住。”“他说我是成心不想把钥匙给你,担心你没地方住。你在学校里果真有房子?那我可得打电话跟舅舅说一声去。”说着他就往回走。刚买的馒头也忘了带。
王静芝忙追上去送给他。夫妻二人忙了一天,那王静芝干起活来比他强,可回到家里就觉得这里疼那里疼。方心宁再三劝她悠着点儿,日子可不是一天过下的。
接纪妈妈房产案子的徐律师打来电话,说纪妈妈的两个堂弟听说纪妈妈起诉了他们。主动跟他联系了,愿意和解,但房子已经卖了,只能把钱款还回,前提是他们要把当初借给纪妈妈钱的利息扣下。看纪妈妈是否同意。
方心宁谢了徐律师,马上回家去问纪妈妈。纪妈妈当然舍不得她的精品店,老泪先流了下来。方心宁说:“妈,我看您年纪也大了,就不要再做生意了,买套房子,也不用太大,剩下的钱存起来养老也就够了。”纪妈妈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应了。对方所要的利息太多了,但考虑到便宜不出外,方心宁劝她不用再计较下去。
方母自从来到教师宿公寓里住了,心情好了很多,又加上纪妈妈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所以她们俩就成了王静芝的好帮手。方心宁他们住的那间屋子,有一半成了她们的工作间。
这天,任南德打电话把方心宁叫到学校。电视台来采访了,是为县里搞的首届优秀教育楷模评选录制素材。方心宁是个不好热闹的人,更不在乎这次评选。他心目中的成功不是这样的,他想成为一个教学方面的专家,用自己的知识,培养成千上万的人才。能成正果,就学孔丘,沦为乞丐,也要象武训。他特别崇拜魏书生、钱梦龙、于漪等闻天下的当代教育大家,把全国知名的上百位语文名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搜集学习,消化吸收,眼下已经很有些想法了。教育楷模?自己并没做出什么成绩,就真评上了,也不过是个虚名罢了。
任南德说:“评职称,兑工资,哪样不要荣誉?这还是综合荣誉,很好用,听我的,别怕麻烦。要是没晋高级,我还真想报一下呢。”
方心宁说:“既然这么好,那别人也需要。”
任南德说:“可总得找个有实力的吧,弄得上,同样也是我们学校的荣誉,弄不上,就浪费了这个指标。好了,别再多说了,就听我的。”
方心宁答应配合。其实,他不是不懂,清高自有清高的苦:这些年来,教师职称的评审要求越来越高,一年一变,到了学校又怪招频出,弄得老师们为了弄这样那样的荣誉而殚精竭虑。清高者就成了旁观者,那些会来事的才是每一次评聘的主角。
王静芝打来电话,听方心宁说在学校正接受采访,只嘱咐早点回家就挂掉了。
电视台就如何帮助学生,如何做学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老师的婚事 最新章节60,网址:https://www.xbqg8.net/21/2192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