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晋升魏王(1/2)

作品:《三国至尊保安

曹操率大军西征,所过之处,各部落联军土崩瓦解,或降或逃。

张鲁逃到巴中后,坐等曹操遣使者招降‘前有人劝张鲁投奔刘备,被张鲁严辞拒绝∨鲁认为刘备占据的是蛮荒之地,人口少,缺少活力,不利于五斗米道的传播。而曹操占据的是华夏昌盛之地,地广人多,不但利于五斗米道的传播,而且可保富贵平安。

后来历史的发展表明,张鲁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有魏一代,五斗米道得到很好传播△晋代魏后,五斗米道进一步发展,甚至成了国教。而被张鲁抛弃的川蜀,最终被西晋所灭。

曹操收到张鲁来信,阅毕大喜,对众文武说道:“张鲁降矣,吾当以礼待之!”

张鲁之所以受到曹操优待,因为他在撤离汉中时,没有破坏财物,没有焚烧粮库,说这是国家财产,不可破坏,此举得到曹操高度评价。

不久,张鲁带着全家谒见曹操,曹操任命张鲁为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封张鲁为阆中侯(一作“襄平侯”),食邑一万户。封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人为列侯,让自己的儿子曹宇娶张鲁女儿为妻。

此时曹操面临着进兵与撤兵的选择$进兵,攻占巴蜀,把刘备驱逐到据地区,再从北、西二面进兵,消灭刘备集团』后东下灭孙权;如撤兵,则休养生息,先征孙权,再图刘备。

众文武议论纷纷,大多主张兵进巴蜀,驱逐刘备,以刘晔、司马懿的主张最为强烈,但被曹操否定了。

当时不少人认为曹操错失良机,趁刘备在巴蜀立足未稳,趁势进兵,就可占领巴蜀地区。

其实曹操不傻,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相当理智,其实是正确的。

曹操如果听从司马懿、刘晔的建议,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惨败—何如此说?司马懿、刘晔只看到刘备目前弱小一面和未来潜力如何,却没有看到曹军一方的力量,以及天下大势≤够看清一件事情的真伪,这个人是智者;能够看清天下大势的走向,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有大胸襟的政治家。而曹操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曹军击败张鲁军虽然不到一个月,靠的是运气,此前和不少部落激战,战斗力下降不少$果再征巴蜀,肯定打不过刘备军※以,曹操没有得陇望蜀,而是选择了撤军。

曹操有一句名言,叫做“为将当有怯弱时”,一个将领面对强敌要有敢杀敢拼的斗志,却也要有低头怯弱的时候,唯有这样才可以了解进退,拥有更多的胜利。

曹操遣张合攻打巴中的刘备军,留下夏侯渊镇守汉中,大军班师回邺城。

大汉建安二十一年二月,曹操率军回到邺城,三月初三,他拿起农具,到籍田耕种,体会百姓劳作之苦″月,天子刘协根据群臣奏议,下诏封曹操为魏王×此,曹操达到了他职业生涯的顶峰,位极人臣,名垂青史。

那一年,曹操62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邺城魏王府议事厅,曹操与程昱、刘晔、董昭、杨修、司马懿等谋臣聚在一起,商议国事№褚、桂香佩舰在曹操身后,神情肃然。

曹操开言道:“前不久,代郡乌丸代理单于普富卢和部下的侯王朝见陛下。看来呀,我这个魏王,还得排在天子之后。”

杨修说道:“魏王不必多虑,某有一计,可使魏王与天子在这方面的待遇相同。”

曹操望着杨修道:“德祖有何妙招?”

杨修朗声道:“魏王可遣使至匈奴,让南单于呼厨泉带名王来邺城朝贺$此一来,你不就和陛下在这方面待遇持平了吗?”

众谋臣听了,纷纷点头。

曹操大喜,笑道:“此事就由德祖全权操作,我倒想看看,这匈奴单于长得是何涅,呵呵。”

杨修大声道:“遵命!”

不久,匈奴南单于呼厨泉果真带着名王,到邺城朝贺,使曹操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厚赏了杨修。

只要是人,都有虚荣心,或大或小而已,曹操也不例外。

曹操下令,任命钟繇为国相,协助他管理行政事务。

此时的曹操,出行时前呼后拥,仪仗和天子相仿。国中之人,都知曹操掌握实权,天子刘协成了摆设。

此时许褚之家,人丁兴旺。大夫人邵婷生下儿子许仪后,掌管家事,不再过问军旅之事。后来桂香生下龙凤胎,儿子许耀,女儿许菊$此一来,许褚有了二儿一女,十分幸福。

一日,许褚下班回家,见邵婷带着三个孩子在花园里玩耍,遂说道:“夫人,孩子大了,要像魏王那样,多读点书,将来才能成为济世之才——”

邵婷听了,噘嘴道:“仲康,现在这世道,读书有什么用,我看还是多练练武术管用。”

许褚瞪了邵婷一眼,“你懂什么,现在北方太平了,读书之人会得到重用『王大兴办学之风,越来越重视读书人了。”

邵婷揶揄道:“好呀,仲康喜欢读书人了,变得文雅了∫告诉你,你再怎么说读书人好,人家依然认为你不是一个读书人,许家不会出读书人,哈哈哈!”

旁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至尊保安 最新章节第120章 晋升魏王,网址:https://www.xbqg8.net/204/20413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