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1/2)
作品:《战国争霸》堂堂赵王当然比一个市井商贾更早得到消息。[&][].[].[]此时赵王何正在王城处理政事,缪贤的死的确给他增加了不少压力,而之后发生的事听起来更加匪夷所思,这个李克进了濮阳,居然把卫国形势整个翻了过来,本来赵王对濮阳的事还是挺紧张的,秦国人如果灭掉卫国,陶郡方向就要增加防守力量了。李克的事情虽奇,但这跟他眼前的麻烦比起来,却显得微不足道。
赵国并不是他赵何一个人的,实际上为整个赵氏贵族所共有,几百年封邦建国下来,赵国境内大大的封君怕不有上百。赵何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那是在王族承认他的共主地位前提下,他才可以发号施令。如果让他们联合起来反对邯郸,赵何的宝座就如晴天里的一堆雪。有周一朝,弑君自立的事情还少吗?
安平君主政数十年,手中掌握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他的公然反叛,让赵国上下的封君们立时分裂,相当一部分倒向了安平君加入代地南下的大军,剩下的则大多保持中立的骑墙态度,只有邯郸周围的亲贵大夫们才与赵王保持一致,原因无他——他们处在赵王军队的威压之下。
靠武力维持的稳定是不安全的,邯郸就像建在垒卵之上,好像随时都游客能坍塌。对此赵王生出深深地惧意。
越是心中不安,越是要装出笃定的样子,他每天勤勉地处理军务,把邯郸的大夫们带在身边,全身批挂地检阅从南部地区赶来勤王的部队,摆出一副准备要亲征的姿态。大家看到大王如此英武,还以为当年的赵武灵王死而复生。尤其是主父在时所封的大夫们,看到赵何酷似主父年轻时的样子,不少为之人热泪盈眶。
廉颇从齐地调兵回来,未及来邯郸面君就直接奔赴前线,与南下的代军连番恶战,战局僵持的时候遭到燕国人的突然袭击,伤亡颇大,现在处于守势,好歹把战线稳定在了地形险要的鸿之塞,坚守待援,一日数封紧急军书,催邯郸火速增援。据战报上,中山地区的鲜虞贵族响应安平君,加入了敌军。
但邯郸如何能派出援军呢?没有大军保护的邯郸岂不是随时可能陷入那些见机而行的骑墙派手中?
此时的赵何看谁都像私通安平君的叛徒,偏偏又不敢兴起大狱,大肆刑求,只能对他们施恩示好,把他们的子弟编进王师,并暗中广派使者联络各地。如果这个冬天还不能平叛,等到开春,安平君整合了北方的部落,实力必将大增,到那个时候,赵何恐怕就准备流亡他国吧……
更可虑的是周边大国的反应,燕国不用问,已经站在安平君那一边摆明车马打过来了。
齐国尚未有什么动作,毕竟他们的新王只是个半大孩子,但田单如果想出兵的话,理由也是现成的,五国伐齐的时候,赵国可是一路打到临淄城下的。
韩国魏国与赵国同属三晋,在战略上比较一致,已经令平原君从新政出发取道大梁,尽力安抚,只要三晋有共同的敌人秦国,这个联盟就不容易垮。可是时间一长就难了——还是要速战速决呀。
想到此处,赵何把手里的竹简放下,平静地看了一眼堂下的列位大夫,考虑留谁在邯郸才比较保险。必须在这个冬天战胜安平君,赵何下了决心。
大夫们看见年轻的大王神色如常,都长出了一口气:看来不是坏消息。他们哪里知道,刚才的简策上写的乃是安平君行诸各地的最新檄,号召宗族和国内各路力量起来赶走赵何,再立新君。
“国相大人,寡人如果亲征代地,将邯郸交与你如何?”
李兑听了就是一哆嗦,早年他也曾以当机立断著称,可是几十年高官做下来,胆子是越来越,变得疑神疑鬼。听赵王这么,一瞬间他脑子里就转了好几个念头,实在判断不出此话的真正用意。
“大王,邯郸不可轻离,如果君上亲征,就会更显得叛军势大,各国就会怀疑大王的力量能否克敌。廉颇将军得到增援自然会反攻,到时候君上再联系北地楼烦林胡诸部,让他们与我军夹击代军……”
赵何笑了笑:“国相大人尚在梦中吧?北地诸部恐怕已让安平君收进囊中了,他十余年经营代郡,与胡人关系非浅,此事再议吧,诸位还有什么策略可以平叛?”
看见李兑碰了一鼻子灰,别的大夫们都噤若寒蝉,场面冷了一会。
赵何不由得微微怒道:“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能替寡人分忧?”
博闻师中有人扎着胆子:“在邯郸的各国质子们近日经常秘密集会,怕是对大王不利……”
“质子们掀不起浪来,倒是市上各路商贾不好管理,不定里边藏着奸细,需要严加盘查。”
赵何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从安平君叛乱之后,他就对此预做防范,列国在邯郸的人员都被四方馆盯得死死的,一举一动都手到严密监视。到是有几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妄自向外传递消息,都叫四方馆截获,有司派人找质子们名义上嘘寒问暖,实际上是下了严厉的警告。如果他们做得太过火,赵何真的不惜杀掉几个。可惜这帮人大多养尊处优,一见自己奸谋失败,立刻吓得屁滚尿流。
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国争霸 最新章节076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网址:https://www.xbqg8.net/20/207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