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拉两颗棋子下水(1/2)

作品:《我是朝堂一枝花

“咳咳……”

崔道远清了清嗓子,问道:“堂下所……”才说出三个字,崔道远就为难的顿住了,硬生生的把说习惯了的“跪”字咽了回往。

“咳咳,堂下何人?”崔道远又清了清嗓子粉饰,这才含混问道。

白珞面对崔道远的问话并不起身,安安稳稳的坐在圆凳上,对着崔道远拱手行礼道:“回大人,在下白珞,原为安定县县令。”

崔道远也懒得和白珞计较了,他本日得速战速决,把白珞的罪给定下来,他喝问道:“白珞,你可知罪?”

白珞丝尽不惧,清亮澄澈的眼睛直视着崔道远:“不知在下何罪之有?”

“你私自安置流民用的银钱从何而来?”

崔道远知道不安置流民本就是朝廷理亏,若以此定罪,恐怕引起民愤,干脆就直接眺了过往,从白珞的贪墨进手审问。

“那笔银钱……”白珞正要说话,蔡为船却忽然打断。

“敢问崔大人,本官看到案卷里说白珞这次是因受到举报而被查问,可是如此?”

蔡为船自然明确白珞的那笔银钱从何而来,苗芜的举报信上都写得清明确楚。

不过,现在白珞既然已经迷途知返,重回正途,且连院史大人都不追究了,他就更不会往揭开此事了。

所以他才要打断崔道远的问话,白珞的这笔银钱,尽对是经不起查的。

“正是。”崔道远莫名其妙的被蔡为船打断了问话。

固然不明确蔡为船忽然如此询问的用意,不过还是确定的点了点头。

蔡为船又道:“那举报之人可是高台县令和临泽县令?”

“正是。”崔道远隐隐有些明确蔡为船的用意了,可他不敢信任都察院真会为白珞做到这个地步。

蔡为船皱眉问崔道远:“崔大人,前几日本官送来的案卷,大人没有看么?”

“大人说的是高台县令和临泽县令贪墨的卷宗么?可里面只有传闻,并无实据,我看并不足以定罪吧?”崔道远沉吟道。

“是吗?不过,这两日本官已查到了他们贪墨的实据,这又如何处理呢?”蔡为船就猜到崔道远会这么说,气定神闲的笑着道,端起桌案上的茶盏慢条斯理的啜了一口。

“什么?”崔道远惊奇,不过才短短两日,这蔡为船就查到了实据,这怎么可能?

也不怪崔道远惊奇,要说平时,兰州都察院的动作确实是没这么迅速,可谁让这次是院史大人下令要保白珞呢?

蔡为船动用所有撒在高台县和临泽县的暗钉子,又动用了一批暗探,几乎把全部兰州都察院的人手资源都动用了起来,这才干在短短几天,查到高台县令和临泽县令贪墨的实据。

固然还不是他们全部的罪恶,不过也足够定罪了。

毕竟此举也只是为了为解白珞的燃眉之急罢了,倒也不求能有查多深。

说起来,自从院史大人到了西北以后,兰州都察院的所有人就一直在连轴运转,这次查高台县令和临泽县令,全院好一番忙乱也就不说了,还有平日里那机密信道,用得也是颇为频繁。

蔡为船固然不知道这机密信道里传递的消息内容都是什么,可是信件的来往对象还是瞒不过他的。

有一部分信件的传递,蔡为船知道都是与这白珞有关。

就此一条,他就知道自己得使出十分的本事来保住白珞平安才行。

蔡为船朝一直随在身后的都事点点头,那都事就从自己随身带的精巧木匣子取出了两沓卷宗来。

一个封皮上写着高台,一个封皮上写着临泽。

崔道远接过一看,两个卷宗里把高台和临泽的两个县令如何贪墨,如何受贿,多少数额,桩桩件件,写得清明确楚明明确白。

崔道远看着两份卷宗气结,他就说蔡为船带着的这个都事,怎么捧了个这么个木匣子呢,本来这次这个蔡为船是有备而来啊。

到了此时,崔道远也看出来蔡为船此行的目标了,就是为了保这白珞。

他倒是纳闷了,明明这白珞一无背景二无靠山,怎么能让都察院的蔡为船亲身来保他呢。

崔道远想到这里,心中蓦然一紧,脸上挤出三分笑意,侧头对蔡为船低声问道:“敢问大人,这位白珞与您有何关系,不知他身后有何来头?”

崔道远看到蔡为船这样的阵仗真有些发怵了,若是白珞真得有他不知道的壮大背景,那他的那个小打算就真的要掂量掂量才行了。

可别到时候羊肉没吃着,反惹了一身骚。

蔡为船当然对崔道远不会实话实说,否则岂不是会裸露院史大人的行踪。

再说,若是院史大人能出面,还吩咐需要他蔡为船动手么?

一块都察院院史的令牌递过来,只怕这崔道远不但会立马乖乖放人,今后还会把白珞当成祖宗给供起来。

蔡为船含笑摇摇头:“崔大人多虑了,我与这白珞素不相识。”

“哦?”崔道远不信,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是朝堂一枝花 最新章节第八十七章 拉两颗棋子下水,网址:https://www.xbqg8.net/184/184509/90.html